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寄予着辞旧迎新、团结兴旺的美好寓意,与春节相关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内涵丰富,成为春节期间庆祝活动和节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做出的“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工作部署,1月13日至15日农历小年期间, “兔年添新福 文化过大年”2023年辽宁省非遗年货节 将在沈北万达广场举办,旨在通过非遗传承实践活动的开展,探索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讲好辽宁故事,发挥非遗在积蓄新动能、释放新活力、带动消费回暖、繁荣节日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让人民群众过一个有非遗相伴的传统文化年。
作为“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辽宁主会场活动,此次活动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联合主办,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策划承办,是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来辽宁非遗首次组织开展的大型线下展示展演活动。此次活动延续了“非遗+商场”的模式,在三天时间里将推出“逛大集”“赏非遗”“购年货”“享福礼”“品年味”五个版块,内容涵盖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七大门类。近50个非遗项目、200余名传承人齐聚沈城,让辽沈人民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感受家乡年味。
“逛大集”
逛大集、备年货是最具春节“仪式感”的活动之一。无论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吆喝,还是红通通的春联福字,都是刻在辽宁人骨子里的春节记忆。此次活动结合老百姓逛大集、过大年的生活传统,专门打造了一场别具特色的文化大集,濒临失传的老手艺,酒肆商铺里的老口味,民俗庙会上的老玩意儿······各色非遗项目在这里交相辉映,传承人在这里展现神思巧技,让观众在重温逛大集的年俗传统中获得新体验。
“赏非遗”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踩高跷、扭秧歌是百姓欢庆新春、祈福纳祥的传统民俗活动。为了让广大百姓过一个“不扭不浪不热闹”的新春佳节,活动选调了海城高跷、抚顺地秧歌、上口子高跷、京剧、评剧、东北二人转、古典戏法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再现“过大年、看大戏”的热闹场景,推动“烟火气”的回归。
“购年货”
寓意吉祥的绳结、精美绝伦的刻瓷、栩栩如生的面塑、巧夺天工的锡雕……近千件非遗好物、蕴含智慧传承的手工精品在非遗大集上集中展示,广大百姓既可在现场淘宝,为亲友选购“有文化”“有品位”“有温度”的年货,又可通过直播逛展,足不出户赏年俗,一键方便购好物。
“享福礼”
一份饱含心意的新年福礼,总能给节日增添一份幸福和欣喜。为了表达对辽沈人民的新春祝福,活动将赠送满族荷包等民俗小饰品,更有省内知名书法家现场泼墨挥毫,为观众撰写春联和福字。除了向书法名家现场定制楹联外,观众还可自己动手,体验书法雅趣,在交流互动中乐享新春“福礼”。
“品年味”
餐桌上丰盛的美味佳肴总是蕴含着浓浓的年味,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才算过了一个完整的幸福年。活动现场,来自全省各地的传统美食汇集一堂,既有地道的辽菜、酥香的宝发祥糕点、诱人的老胡家烧鸡等非遗美食,又有满族粘豆包、蒙古族牛肉干、海城馅饼、传统芝麻糖等民族特色小吃和地域特色食品,为辽沈人民品味家乡美食、尽享传统年味儿提供一站式服务。
网络直播平台
1月13日、14日 14:00-16:00
欢迎关注网易直播、
辽宁非遗抖音、新浪微博
观看活动现场直播
在线解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