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提升网络营销能力 陕西举办青年非遗传承人非遗产品营销专题培训班
来源:“陕西省文化馆”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3-04-14 12:17:00

为更好发挥非遗传承人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中的积极作用,提升非遗传承人特别是青年非遗传承人网络宣传和非遗产品营销的本领,让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4月13日上午,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陕西省文化馆、陕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办,渭南市华州区委、华州区人民政府承办,华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协办的“陕西省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非遗产品营销专题培训班”在渭南市华州区正式开班。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二级调研员张智林、陕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杜俊杰、渭南市华州区副区长刘敏、华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余晓燕等领导与来自陕西省各地市的70余名非遗传承人及非遗工作者参加了开班仪式。

“要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发挥传承人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中的积极作用。”张智林在致辞时表示,广大传承人既要注重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要强化市场思维。非遗先天具有市场基因,一个优秀的非遗产品一定是千百年来不断地创造、创新,并借助市场、借助商业的力量,才能发展延续到今天。传承人要树立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用创新的思维去领航技艺,用进取的心态去把非遗发扬光大,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非遗产品的需求。

杜俊杰表示,近年来,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全省非遗保护同仁的支持和配合下,陕西省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非遗传承人保护、项目保护、非遗宣传、非遗助力扶贫、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成效显著。他希望广大传承人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认真学习,更好地借助网络营销,打开传承发展的新思路,在见人、见物、见生活中,让非遗惠及当代生活。

“这次非遗产品营销专题培训班在华州举办,既是对我们的关心和重视,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促进。”刘敏在致辞中表示,华州将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精神,立足新征程、把握新定位、理清新思路,着力挖掘非遗时代价值和历史价值,积极搭建非遗产品展销与推广的良性平台,让新媒体在助力非遗产品展销、品牌形象提升、传承人和手艺人经营发展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此次培训班为期三天,邀请到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陕西省非遗项目评审专家、陕西省文联研究员甄亮,“交个朋友”西安运营中心直播负责人熊晓龙、翁羿鹏,以及短视频千万博主陆嘉伟,分别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文旅融合、非遗行业的主播心态需求与能力需求、非遗IP打造及实操训练、新媒体时代的非遗短视频如何助推文旅融合等四大方面为传承人授课。此外,在4月13日下午,众传承人及非遗工作者还前往益佳智信直播生态产业园、少华山国际皮影博览园进行了实地教学。

甄亮表示,“赋能”和“年轻化”是本次培训班的两大特点。“赋能”是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思想武装,用营销宣传推广给广大非遗传承人、非遗工作者开拓发展思路。“年轻化”是指此次是专门针对青年传承人的一次专题培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传承人的探索和付出。青年非遗传承人要利用现有新媒体手段,把非遗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此次专题培训是陕西省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现场授课、直播实操训练、讨论交流的形式,提升传承人的网络宣传和营销能力,促进非遗产品销售增收,突破瓶颈,把陕西非遗故事讲得更好,品牌传播更远,产品卖得更火,进一步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耀眼的时代魅力。

近年来,陕西省非遗保护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仅2022年一年,陕西省新增34家非遗工坊、非遗工坊总数增至86家,其中凤翔泥塑、洛南草编、西秦刺绣3家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典型案例。目前,全省有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4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省、市县项目共8010项,各级传承人6727名。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