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2023年四川省非遗工作推进会暨川茶传承发展培训会在雅安举办
来源:“四川非遗”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3-05-17 11:34:00

“全省非遗工作推进会系统总结了四川省近十年非遗保护工作,部署了全省非遗工作今年重点任务,成绩令人振奋,部署催人奋进,为我们今后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内江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李静会后如是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四川非遗系统性保护,推动四川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3年四川省非遗工作推进会暨川茶传承发展培训会于5月16日在雅安正式开幕。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宋秋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雅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聂颖出席会议并致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非遗保护中心、各市(州)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市(州)非遗保护中心、省非遗保护协会、非遗专家、非遗传承人和企业代表等近130人参会。

会议现场

大会交流

探讨非遗工作新经验新做法

在5月16日上午举行的2023年四川省非遗工作推进会上,成都市、绵阳市、南充市、雅安市、阿坝州文旅局分别围绕“非遗连接现代生活”“非遗赋能乡村振兴”“非遗创新转化”“传统工艺振兴”“非遗整体性保护”等主题,分享创新做法,交流工作经验。

现场交流发言

据了解,近年来,成都市通过打造成都非遗品牌,实施“双育双培”计划,开展非遗进社区等活动,促进非遗融入人民生活并连接现代生活。绵阳非遗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舞台”,以重塑“乡愁文化”为重点,以“阵地、活动、人才”为支撑,全力推动非遗为乡村振兴赋能。南充市积极探索“非遗+”融合发展路径,逐步形成和完善以“非遗直播带货”为特色的非遗保护、传承、传播、转化新型模式。雅安市不断加大对南路边茶、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荥经砂器烧制技艺等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力度,推动形成独具雅安特色的传统工艺振兴体系。阿坝州着力构建非遗整体性保护机制,探索“非遗安家”创新发展新模式,积极为四川非遗保护传承提供阿坝经验和路径。省非遗保护中心结合非遗基础保护、转化利用和传播普及等工作,介绍了省非遗保护中心打造四川非遗保护总阵地的创新探索。会上还对部分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了授牌。

为部分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授牌

周密部署

明确全年非遗工作重点任务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宋秋在讲话中指出,这十年是文化和旅游迈向融合发展、四川开启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新征程的崭新时期,四川非遗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大幅提升,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基本完善,保护传承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益突显,宣传普及传播力驱动力持续提升,取得一系列新发展、新成效,成绩值得肯定。

谈及四川非遗保护工作总体思路,宋秋强调,一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二要深刻把握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全面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三要深刻把握非遗保护法定职责,着力构建工作新格局,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四要深刻把握时代要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活力。

宋秋指出,2023年,四川非遗工作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2022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部署要求,聚焦“提品质、补短板、渡难关”,扎实推进非遗法规制度建设,配合非遗法的修订,出台《四川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管理办法》等系列规范性文件;着力健全保护传承体系,开展非遗中“红色资源”调查工作,充分发掘梳理四川省非遗中的“红色资源”;持续提升传承实践能力,继续实施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全面提高转化利用水平,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大传播推广普及力度,举办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提高国际化水平,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奋力推动四川非遗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为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贡献非遗力量。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宋秋讲话

中共雅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聂颖致辞

论道川茶

助推川茶文化传承发展

5月16日下午,2023年四川省川茶传承发展培训会如期举行。与会专家以茶为媒,以茶论道,为川茶文化研究提供思路,为川茶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罗凡以《保护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助力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详细介绍了川茶传承保护情况、川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建议加强保护手段和完善制度措施,通过构建川茶保护格局和体系,进一步挖掘制茶技艺文化内容提升经济价值,助力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罗凡研究员现场授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考察时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雅安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陈书谦就传统制茶技艺申报非遗项目与保护传承提出思考,他认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意义深远。“四川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各地应抢抓机遇、精心研究,主动申报非遗项目,进一步促进川茶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推动茶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陈书谦说。

陈书谦秘书长现场授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人,既离不开传承人的再创造,也离不开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费。以传统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离不开需求,这种需求可以是时代精神的需求,是生活简洁便利的需求,是能够适用消费能力的需求,是遵循客观事物物性的需求等。”武汉大学党委委员、历史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礼堂带来主题为《基于需求视角的中华茶技艺保护传承研究》的演讲。他建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应该努力去回应时代精神和新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方便、简洁的文化产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价值和潜能,响应大众的消费能力和水平。

刘礼堂教授现场授课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