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美,美得绝不简单,四川是一个充满了想象力,同时又极度包容的一片土地。数千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不计其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庄白肉传统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堆谐,即甘孜踢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当中,有8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53项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113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绵竹木版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非遗的魅力就藏在,藏羌碉楼的营造技艺、瓷胎的竹编技艺、成都漆艺的一笔成画,川剧变脸的出其不意,泸州雨坛彩龙的历久弥新......
藏羌碉楼(摄影:任陶)
成都漆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泸州雨坛彩龙
峨眉武术是中华武术三大流派之一,以四川峨眉山为发祥地。相传至今,已经有近3000年的历史“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
一招一式,一刀一剑
一棍一鞭,一双鸳鸯钺
还有特别为女性设计,由发簪演变而来的暗器:峨眉刺、峨眉武术,自有乾坤
峨眉武术的传承人气定神闲,身姿挺拔,立如松柏,有一种一拳能劈出一片天地的气势。峨眉武术的拳法来源于生活与自然,如板凳拳、鹰爪拳,以及四川独有的鸭形拳
逍遥扇,能文能武,刚柔并济,峨眉武术以柔为本,以刚为用,刚柔得中,动极而求静,静极而生动,是峨眉武术的内在追求
逍遥扇
峨眉刺,技法奇特,身法精妙,步似燕子穿云,势沉如高山巨鼎,峨眉武术追求得轻重缓急如旋律悠扬
峨眉刺
峨眉武术讲究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巧制胜
峨眉剑,活步接敌,分花拂柳
峨眉枪,枪似游龙,舞动生花
峨眉剑
峨眉枪
古老精深丰厚的峨眉武术集四海之精华,传世间侠风义骨,三千年武风犹在
钻井技术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代,自贡井盐深井钻井技术,是当代深钻机械钻井的鼻祖,冲击式钻井让人类第一次实现了千米深度的地层钻探
卓筒井
自贡盐场工匠创造发明出来众多工具,据不完全统计,自贡盐场的凿井和修治井工具,有160余种,达数千件,至今仍在使用中,钻井技术是闪耀千年的中国智慧
四川酿酒具有2000余年历史,始于秦代,隋唐成型,明清兴盛“秋收粮,春酿酒”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传承百余年,取五渡溪的黄泥和龙泉井水,加上甘醇大曲,采制发酵形成老窖池已传承450年
泸州老窖酒浓香醇厚,以川南特有的糯红高粱为原料,元代酿酒大师郭怀玉,开启了大曲酒的酿造序幕“甘醇曲”问世于1324年,郭怀玉为此付出了34载的光阴
“1573国宝窖池群”是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活文物”五渡溪优质黄泥,使“1573国宝窖池群”经久不衰,被誉为“国窖始祖”的舒承宗,以“泥窖生香”创新酿制之法
窖池群
第十五代传承人温筱泉,秉持“实业救国”之道,于1915年夺取万国博览会金奖,泸州老窖大曲酒名扬四海
泸州之“泸”,因酒而名,历史长河中,泸州向来是“酒城”时至清末,泸州已成为中华酒文化的代名词,“百斤黄鱼鲙玉,万户赤酒烧霞”
在川菜70余种的调味品中,先市酱油对川菜起着重要的作用
筛选大小均匀的黄豆,用赤水河水浸泡,蒸12小时,焖12小时后,在有着100余年历史的曲房里发酵,再拌盐水入缸发酵,经过三年的日晒夜露,白天暴晒,夜晚把露水接在缸里,如此反复,慢工出细活,成就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工艺织造的极限是每天七、八厘米,在汉代,曾被当作货币使用的蜀锦,其制造技艺更是世界级遗产
利用油水不相溶的原理,以独有的秘方在石板上印刷出图案,制作出抗五级风不变形的分水油纸伞
以立体竹编为特色的道明竹编,从选材、砍竹、刮青、破竹、分条、分层、开丝、匀丝、编织、沁药到最终定型,每一步都是对手艺人的考量
将竹子做成竹篾,如发丝一般的细长,再进行编织,青神竹编的作品如画一般,令人分不清虚实
《苦乐清凉》
竹编龙
大美质朴,聚匠心,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匠心精神、东方美学、民族韵味和中国智慧被展现,非遗正迸发出“亘古亘今、日新又新”的活力,四川非遗带您“见人、见物、见生活”(素材综合:《非遗里的中国》、四川非遗、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