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非遗保护浓厚社会氛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25日晚,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的“多彩非遗·如意甘肃”全省非遗展演季在黄河食渡文化街的首演圆满落幕。
本次演出打破了大众印象中的剧场式、音乐厅式的演出环境,将非遗舞台搭建在了市井夜市中。游客在品尝美食之时还可近距离观看演出,在台下与台上演员亲密互动。无形间让百年非遗历史文化再度进入大众视野,深入群众思想之中。本次活动演员秦安老调传承人、著名曲艺家蔡爱琴老师表示,将秦安老调带到了市井舞台有一种新的亲切感,台上流动的旋律呼应着台下流动的观众。每每唱罢,观众的热情欢呼使其感受到了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的骄傲和自豪,今后也想可以更多地参与此类演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而非遗传承需要更多人了解参与,吸引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传承非遗,让非遗在生活中再现,才能让其熠熠生辉、魅力无穷。
人民非遗、人民共创。人民非遗,人民共享。“多彩非遗·如意甘肃”各演员及传承人皆来自甘肃各地区各民族。特有民族裕固族能歌善舞、河州花儿高亢爽朗、秦安老调曲韵悠长、甘州社火热烈激昂。本次展演以“人民非遗,源于人民生活”为出发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出传统非遗展演和生活应用场景的融合。黄河食渡负责人表示,最初食渡演出一直以弘扬甘肃文化为主题,宣称城市魅力为核心不断熏陶着食渡的环境与文化氛围。通过本次非遗展演的“助力”,让黄河食渡文化街的游客反响、文化体现、氛围推动有了新的突破和提升,非遗的传承应与当下时代的发展并重,保护好、延续好,传承好非遗文化,是大家共同的责任与义务。(文/图: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宋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