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有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部署,11月28日-30日,江苏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2021年支持项目通查工作会在南京顺利举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二级调研员李金芳,江苏省文化馆馆长、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赵彦国出席本次验收工作会。
李金芳首先对江苏省此项工作历年完成情况进行了回顾,对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肯定,对于参与此项工作的专家们表示感谢。他表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遗留下宝贵资料,要以严谨、求实的精神,持之以恒、不折不扣地推进记录工作。
赵彦国指出,省级通查工作是记录成果提交到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前的重要环节,是对记录成果质量的最后一次把关,责任重大、意义重大,离不开在座各位专家们的支持。通查工作中,希望专家们严格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中的有关要求和标准,全面、深入、细致地进行通查,严把质量关,对记录成果存在的问题,要提出具体修改意见。省非遗保护中心要尽快整理出专家提出的意见,及时反馈给项目制作团队进行整改,最终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记录工作。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有关记录工作成果最新验收要求,自2020年度支持项目验收工作起,增加对记录工作成果的技术审查环节。先进行两轮技术审查,确保提交成果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后方能进入后续的内容审核阶段;两轮技术审查达不到技术要求的,则停止后续审核流程,将此项目视为延迟提交。为适应新的验收要求,江苏省本次通查工作着重增强了影视制作专家和文献档案专家的配备,加强对记录成果技术水平的审核。经过本次通查,非遗专家、影视制作专家、文献档案专家对每个项目的口述片、项目实践片、传承教学片、综述片、收集文献、口述文字稿、工作流程相关附件等内容从学术质量与完成度、技术质量角度进行了详尽通查,并出具了整改意见。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将及时整理出通查意见并反馈给执行团队修改。
2021年支持项目是江苏省完成的第七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共14个项目,涉及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戏剧、曲艺四大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