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16日,青海省非遗保护中心在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的指导下开展2023年度青海“文化记忆工程”数字化保护工作验收会,对2023年度安排的四个青海“文化记忆工程”项目进行初审验收。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派员到会指导,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专家、省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相关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实施方技术人员等参加了验收会。
此次验收项目包括:土族织褐子技艺、门源奶皮制作技艺、湟中农民画、西宁丝毛挂毯制作技艺四个省级非遗项目。验收过程严格按照《青海省文化记忆工程数字化保护规范指南和技术标准》开展,对每个项目的口述片、教学片、实践片、综述片逐一审核,认真查阅工作卷宗和资料,评审专家对每一个项目内容完整性、资料详实性、拍摄规范化进行综合审查打分并提出指导意见。经评审,湟中农民画在初审验收中获评优秀,土族织褐子技艺、门源奶皮制作技艺通过初审验收,西宁丝毛挂毯制作技艺项目未按时提交,已按相关要求上报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
“青海文化记忆工程”主要是通过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所关联的各类信息开展全面系统的采集和保存,为青海省非遗数字化建设提供优质资源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