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56期:2025年4月23日-6月2日
1.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公示
2.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管理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在京召开
4.“中国-马来西亚共有遗产保护培训工作坊”在福建厦门举办
5.第九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
6.“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主题对话在成都举办
7.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8.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名单
9.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
10.“2025江西非遗大集”在南昌举办
11.“非遗有约 风起大汉”系列活动在甘肃兰州启幕
【要闻】
1.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公示
2025年5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龙岩市、三明市)、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区、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区、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太原市、吕梁市)、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延安市),共7项。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
2.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2025年5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通知》中说明了2025年活动的主题口号、内容、工作要求。其中本次活动主题为“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宣传口号分别是:“非遗,让生活更美好”“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传艺传心传薪火,见人见物见生活”“科技赋能保护传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活动内容:一是宣传非遗保护理念,二是宣传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三是宣传非遗传承生动案例。各地要依托非遗传承人群、项目保护单位、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工坊、传承体验中心(所、点)、非遗保护利用设施、非遗中心、非遗协会等非遗相关组织和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推动非遗保护成果人民共享。(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管理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在京召开
2025年4月29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京召开管理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以下简称“管委会”)。中心管委会国内国外委员或代表、中心咨讯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二类中心、相关单位代表等50余人在线上和线下出席会议。管委会审议并批准了中心2024年度工作报告和2025年工作计划等事项。(来源:“非遗国际培训中心CRIHAP”微信公众号)
4. “中国-马来西亚共有遗产保护培训工作坊”在福建厦门举办
2025年5月1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与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举办的“中国-马来西亚共有遗产保护培训工作坊”,于2025年5月1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启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培训师围绕“共同保护”这一主题,为来自两国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舞狮项目的相关人群讲解社群口述史实践方法、非遗保护挑战的应对方案、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提高非遗存续力等内容。本期培训工作坊为期4天(来源:“非遗国际培训中心CRIHAP”微信公众号)
5. 第九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
2025年5月28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本届非遗节以“增进交流互鉴、激发传承活力、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创新推出“主宾国+主宾城市”办节模式,设置“活力非遗·天府巡游”“多彩非遗·传承对话”“魅力非遗·国际大展”三大主体板块和“创意生活”国际非遗品牌IP授权交易、“美好生活”国际非遗美食周、“健康生活”传统医药推广周三大特色板块,汇聚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个非遗项目,邀请国内400余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台展示展演展销。本届非遗节聚焦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突出“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的理念,充分展现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中国经验、传承有序有力的青春力量、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本届非遗节持续至6月3日。(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6. “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主题对话在成都举办
2025年5月29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主题对话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办。本次主题对话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非遗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在当代社会焕发光彩提供思路和方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专家学者,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非遗保护中心,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传承人代表,行业协会、文旅机构、企业、媒体代表共聚一堂,通过主题发言、案例分享与跨界对话,交流近年来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金点子、好创意,为非遗的当代表达与时尚传播贡献经验与智慧。(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地方新闻】
7.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近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184人。截至目前,福建省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87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96人。(来源: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
8.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名单
近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河南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名单,共58个。(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
9.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
2025年5月30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关于开展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指出了推荐申报条件、推荐申报范围、推荐申报程序、推荐申报材料和有关工作要求。提交申报材料(含电子版)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20日。(来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
10.“2025江西非遗大集”在南昌举办
2025年4月26日,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江西非遗大集”在南昌市东湖意库启幕。本次活动以“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为主题,汇聚来自江西、广东、福建、安徽四省近200个非遗项目,超200名非遗传承人参与活动。本次非遗大集紧扣“焕新”主题,积极响应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第二季度活动,配合2025年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工作安排,通过构建“展、演、学、购、游”五位一体的沉浸式消费场景,激活非遗“活化”新供给,推动优质非遗资源融入生活、直达基层,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助力文旅消费升级。(来源:“江西非遗”微信公众号)
11.“非遗有约 风起大汉”系列活动在甘肃兰州启幕
2025年4月29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非遗有约 风起大汉——2025年甘肃非遗进社区展演系列活动”在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启动。活动聚焦“非遗进社区”主题,在总面积1.2万平方米的演艺空间内,精心打造三大主题舞台与汉代市井风貌街区。本次活动通过“线性展演+沉浸式体验”的创新模式,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场景;通过采用“非遗+科技”“非遗+文创”等创新形式把非遗展演融入城市商业综合体。(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