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8期:2018年4月23日—5月6日
本期信息一览:
▲ 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开展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 三部委联合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
▲ 福建数字非遗展亮相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江苏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工作推进会在南京召开
▲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级研修班在南昌举办
▲ 黑龙江举办全省非遗保护工作业务培训会
▲ 浙江非遗生活馆亮相第十三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
▲ 四川省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落户崇州
▲ 江西举办“神工意匠 振兴乡村——古戏台营造、木雕传承人与学者跨界对话”活动
一、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开展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2018年6月9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4月23日,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确定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口号是“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主场活动是在天津举办全国非遗曲艺周,届时,全国127个国家级曲艺类非遗项目将进行集中会演。(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
相关链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二、 三部委联合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
未来3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共同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5月3日,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发布《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的通知》,实施方案从总体要求、实施范围、实施重点、工作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等方面做出了说明和规定。2018年至2020年,三部委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约100所本科高校及相关机构,每年组织开展约200期研修、研习和培训。(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
相关链接: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的通知
三、福建数字非遗展亮相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4月22日至24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由福建省文化厅负责的“海上丝绸之路及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展览亮相峰会,其中,包括由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的数字非遗板块。近年来,福建利用省内丰富的非遗资源,通过“互联网+科技+非遗”的手段,以“听得见的非遗”“带得走的非遗”“学得来的非遗”三种简单、贴近生活的数字化方式,展示非遗、讲好非遗故事。本次活动,充分展示了近年来福建非遗的数字化保护成果。(来源:福建日报)
相关链接:福建省大力推进非遗数字化建设 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
四、江苏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工作推进会在南京召开
4月23日至24日,由江苏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主办,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工作推进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全省13家设区市文广新局、非遗保护中心、江苏省演艺集团及相关制作团队的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介绍了前期评审验收情况和检查督导情况,为与会者答疑解惑,并对全省非遗保护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来源:“江苏省文化馆”微信公众号)
五、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级研修班在南昌举办
4月23日至27日,由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南昌市文化馆(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承办的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级研修班在南昌举办,江西省国家级和部分省级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相关保护机构工作者近百人参加研修。此次研修班,邀请到省内外传统音乐和传统戏剧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员授课,讲授相关专业知识和非遗保护内容,在此基础上,还开展了丰富多元的交流研讨活动。(来源: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网站)
六、黑龙江举办全省非遗保护工作业务培训会
4月26日,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业务培训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会议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省文化厅关于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练兵”活动的工作部署,对全省各地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此次会议重点对档案管理、信息报送和名录项目申报进行规范化培训。黑龙江省各市(地)、省农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同志及省直有关单位同志共30余人参加培训会。(来源:“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
七、浙江非遗生活馆亮相第十三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
4月27日,浙江非遗生活馆亮相第十三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本次展会集中展示了与“竹、木类”相关的非遗项目,邀请到省内外非遗代表性项目及衍生品牌等共62个项目参展。展会以“再现·再造·再生” 为主题,以“非遗+、 非遗家、 非遗嘉” 为主线,以期进一步促进非遗与媒介、商贸、生活相融合。同期还举办了 “大匠至心·传承人对话 ”——走进文交会主题沙龙活动。(来源:“浙江非遗”微信公众号)
相关链接:第十三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浙江非遗生活馆正式开馆揭幕
八、四川省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落户崇州
4月27日,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四川成都崇州市落户,这是文化和旅游部支持设立的全国第11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也是四川省设立的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站将以道明竹编和怀远藤编两大项目建立示范案例,带动蜀锦、蜀绣、银花丝、漆艺等成都地区主要传统工艺的整体性提升。(来源:中国文化报)
相关链接:四川省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落户崇州
九、江西举办“神工意匠 振兴乡村——古戏台营造、木雕传承人与学者跨界对话”活动
4月27日至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江西省文化厅主办,乐平市人民政府和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承办的“神工意匠 振兴乡村——古戏台营造、木雕传承人与学者跨界对话”活动在乐平市举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古戏台营造技艺、婺源三雕、东固传统造像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受邀参加。本次活动就古戏台营造技艺的保护传承,传统雕刻技艺的创新发展与如何走进现代生活、走进市场,以及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来源: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网站)
相关链接:“神工意匠 振兴乡村——古戏台营造、木雕传承人与学者跨界对话”活动在乐平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