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逛大展·看大戏·过大年”辽宁省新春文化展示展演活动启幕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创建时间:2018-02-27 08:20:03

2月26日,“逛大展·看大戏·过大年”新春文化展示展演活动在辽宁大剧院开启,本次活动由辽宁省文化厅主办,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辽宁民族乐团、辽宁省群众艺术馆承办。

2018年的新春文化展示展演活动,是辽宁省文化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举办的首个大型综合文化展示展演活动,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活动进一步挖掘逛大展、看大戏、过大年三个版块的主题内涵,策划了系列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将持续至3月1日。

新春文化活动第一天,让我们跟着记者的镜头欣赏传统精粹,体验民俗风情,去感受一下浓浓的年味儿。

海城高跷表演的“叠罗汉”、“大风车”、“孔雀开屏”等系列绝活一亮相便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岫岩鼓乐精彩的咔戏和花活“二龙吐须”表演引得观众纷纷叫好。

跨火盆、过马鞍、拜天地……首次参加活动的满族传统婚俗展示难得一见,观众纷纷拍照留影。

跨福门、过福廊、猜福谜、印福章、挂福字,在互动体验区域,春节“福”文化贯穿始终,观众热情参与体验传统年俗文化。小高跷、跑旱船、竹马舞等互动展示项目深受欢迎。

剪绎古今、金玉锦绣、雕塑捏镂、文苑雅集、美食佳酿五大展区人群不断,五颜六色的面人、形象逼真的糖画、丰富多彩的木偶戏……这些已逐渐淡去的“老玩意儿”,又重新出现人们的视野,并迸发出新的活力,让在场的观众感到惊叹。

小剧场名家名段展示传统文化精粹,音乐厅金狗福娃嘉年华活动深受孩子们欢迎。全天6个时段展演互动,观众流动不断,在这里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辽海情韵“专场展演汇集了名家名角齐聚舞台。10余个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融合辽宁民族乐团专业的器乐舞蹈歌曲表演,打造出一台展现浓郁东北风情的精彩节目。

《迎春飞舞》拉开了演出序幕,鼓乐、皮影戏、评剧、京剧、木偶戏、高跷、二人转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悉数亮相。

北京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田连元一经亮相,便迎来了台下如雷般的掌声。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田连元,精神饱满、手眼灵活、身手利落,为观众们表演了新作品《英雄无悔》。他说:“这是我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新作品,以传统的评书手法讲述了新时代道德模范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

评剧“韩、花、筱”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冯玉萍是花派宗师、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的弟子,她将一曲《孝庄长歌》演绎得荡气回肠。她说“辽海情韵”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已成为百姓看非遗的一张名片。“这个舞台让更多人熟知我们的文化基因在哪里,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在哪里、妙在哪里,从而唤起大众来守护、传承我们祖传的艺术。我想这也是我们举办这场展演的初衷。”

身为评剧“韩、花、筱”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周丹,演唱了韩派创始人韩少云最广为流传的经典《小河流水》,婉转温润的唱腔温暖了在场观众的心。周丹每年都会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她说评剧需要这样的舞台来推广,让更多的年轻人来认识这门传统艺术。评剧需要关注,需要观众,我作为传承人,有责任排演更多弘扬正能量,有温度、有根基、有筋骨的好戏,奉献给大家。

梅花奖获得者、京剧(唐派)传承人常东表演的传统剧目《汉津口》,引得现在观众掌声雷动,频频叫好。

辽宁大学艺术学院的刘朋是著名的东北“手绢王”,他将手绢转得出神入化,展示了二人转特有的绝技。刘朋认为原本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被搬上舞台,这种形式更加立体生动地展现了这些艺术形式。刘朋说学院会经常邀请海城高跷、抚顺地秧歌等项目的传承人给学生们上课,将传统艺术融入现代高等教育之中。

观众彭先生一家兴奋地说: 这里很多节目我以前只在广场上看过,这次把这些民间绝活呈现在舞台上,让人感觉非常接地气,非常有情感共鸣!

编辑: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