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楼梦”为主题的特色庙会:大观园红楼庙会(资料图)
春节将至,逛庙会是很多人过年的“必选项目”,这也是一项非常传统的民俗活动。日前,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政府获悉,2018年厂甸庙会延续了联办传统,扩大了规模,在西城区琉璃厂古文化街、北京天桥地区及北京坊等处均开设丰富活动,厂甸庙会、大观园红楼庙会、北京坊新春文化坊会等多场年味儿十足的特色文化活动将在春节期间热闹举办。此外,厂甸庙会将不再设置陶然亭公园民俗区,重新回归琉璃厂文市区。
厂甸庙会重回琉璃厂文市区
时隔8年,厂甸庙会回归厂甸,打造琉璃厂文市区,于正月初一至初五每天10点至16点向市民、游客免费开放。
厂甸即琉璃厂古称。据史料记载,厂甸庙会始于明代嘉靖年间,由百姓自发云集而形成,是春节期间京城各阶层男女老幼争相光顾的场所。厂甸庙会兴盛于清康乾年间,以“文市”著称,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厂甸庙会以其“文商并举、雅俗相济、商娱相融”的独特魅力享誉京城。
据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主任孙劲松介绍,2010年起,厂甸庙会因考虑安全等多方因素,在保留文市区的基础上,设立陶然亭公园民俗区。2018年,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背景与民俗专家的呼吁下,该庙会将不再设陶然亭公园民俗区,回归其历史发源地——琉璃厂文市区。
届时,琉璃厂东西街和周边道路将依托传统风貌布置环境、搭建景观,营造浓郁的春节文化氛围。厂甸庙会将联合一得阁、中国书店、戴月轩、荣宝斋等50余家文化商户,通过百余场特色活动,向市民、游客集中呈现以笔墨纸砚、书画展览和专家现场解读为特色的传统“文市”活动,以现场体验为特色的年货市集活动。作为旧时厂甸庙会重要依托的火神庙也将继续对外开放,非遗时尚大赛作品和古茶展将在这里亮相。
“此外,今年厂甸庙会打破旧有传统,不再出现羊肉串、臭豆腐等餐饮摊点,而是主打文化牌。”孙劲松说。
天桥地区将设厂甸庙会分会场
今年虽然取消了陶然亭公园民俗区,厂甸庙会主办方却将在天桥艺术中心、天桥市民广场同步设置厂甸庙会分会场,呈现多元艺术演出、老字号年货展等活动,带来不一样的文化“新体验”,市民及游客可购票前往,门票每人20元,每天限额8000名。据记者了解,天桥分会场将以“赏、观、逛、品、欢”为五大特色,向市民、游客呈现多艺术演出、老字号牌匾展、老字号年货和非遗文创市集、时尚与民俗体验工坊、天桥印象博物馆文化体验等活动,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多的文化新体验。
孙劲松表示,天桥艺术中心自2015年开业以来,已成为首都市民欣赏演出的重要阵地。“今年我们之所以在天桥艺术中心设立厂甸庙会分会场,是因为厂甸庙会在历史上也曾于清宣统年间移师天桥地区举办,进而促进了天桥地区民俗文化的兴盛。”
记者获悉,天桥市民广场届时将举办老天桥民俗表演活动,杂耍及撂地演出将重现天桥;天桥艺术中心将举办老字号牌匾展,同时联合砂板糖、年糕钱、羊头马等20余家老字号举办市集,让市民游客回味传统的京味儿与年味儿。同时,分会场还将举办传统文化及时尚流行演出、文创快闪市集、二十四节气展等活动,让传统与现代在此交织,丰富新春文化元素。天桥市民广场地下的“天桥印象博物馆”也将首次向市民游客开放,并通过“漫读天桥”民俗讲座、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和技术体验制作等活动,丰富市民、游客“逛”的乐趣与互动性,真正做到春节庙会有的看。
游园入坊“文化年味儿”浓
除厂甸庙会外,大观园红楼庙会、北京坊新春文化坊会等文化活动也各具特色。
第二十三届大观园红楼庙会将于2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大观园举办。作为北京众多庙会中唯一以“红楼梦”为主题的特色庙会,宝玉、黛玉、宝钗这些百姓喜爱的经典文学人物届时将走出名著,走到百姓的身边。孙劲松介绍,本届大观园红楼庙会将重点体现红楼文化、明清文化、民俗文化。除继续开展元妃省亲大型古装表演等红楼文化主题活动以外,还将继续设立“非遗及手工艺品展示区”,旨在“恢复历史记忆,传承传统文化”,市民游客还可以体验风味小吃、游艺项目、非遗及民间手工艺品展览。
2月16日,北京坊新春文化坊会活动将在百年劝业场启动。今年的坊会活动将以“中国式·新生活”为主题,开展冬奥主题文化展览、奥运会徽文化分享主题沙龙、中国年味儿体验、生活方式体验、新春文化市集、昆曲表演等主题活动,为观众带来高品质的城市文化生活体验。除此,游客还可以到局气、北平花园体验中外美食,到Page One体验别具风格的24小时书店。
据记者了解,春节期间,西城区还将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少儿馆、街道社区文化活动站点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2018年西城区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动。其间将举办各类特色文化活动240余场次,预计将有80余万群众参与到各项新春文化活动中。此外,文化演出市场也将通过相声专场、音乐会、话剧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为首都市民和游客的春节文化生活平添缤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