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重温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那一刻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创建时间:2017-11-30 10:06:0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当地时间11月30日12点30分,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话不多说,小编先带大家重温一下当时现场激动人心的一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午夜新闻》报道

时隔一年,再看这则消息,尽管入选早已成为事实,但是在宣布之前,小编还是满怀期待,仿佛有多年前国际奥委会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前的那份紧张。当那一声清脆有力的落槌声响起,激动和自豪之情涌上小编心头,不禁像现场的中国代表团一样起立致敬,挥拳庆祝。

再来看看央视的另一则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报道

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我国各大新闻媒体纷纷予以密集报道,一时间,二十四节气成为了网络热词,各类新闻快讯、专题报道、科普文章、专家解读、精美图片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中广泛传播。小编这就和大家一起重温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新闻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官方网站报道


《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2016年11月30日报道


《中国日报》中文网2016年11月30日报道


澎湃新闻网2016年11月30日报道


《中国青年报》2016年12月1日头版报道


《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第3版报道


《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日第9版报道


《中国文化报》2016年12月1日第3版报道


专题图文报道

《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0日第5版专题报道


新华网2016年12月1日专题图文报道


中国政府网二十四节气专题栏目


澎湃新闻网2016年12月27日专题报道


《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2016年12月1日专题报道


《北京青年报》微信公众号2016年12月1日专题报道


专家解读

新华网2016年12月1日专家解读报道


新华网2016年12月2日专题报道:气象专家访谈实录


《人民政协报》2016年12月12日10版,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值得骄傲的二十四节气》


网友评论

除了各大新闻媒体,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也激起了广大网友的文化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成为了热议话题。


另一边,还有一波网友讲述着自己与二十四节气的温情故事,感叹着二十四节气的智慧与美。

@喵喵汪汪的昵称 同学,你的观点存在点误区哦,申遗可不是抢注商标。小编也在这里借花献佛,给大家普及一下相关知识。来来来,敲黑板划重点: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框架下的申报工作,是践行《公约》精神,积极开展非遗领域国际间交流和对话的措施,是提高可见度的“共享”而不是“商标注册”,并不是说一个国家申请了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等于拥有了该项目的所有权。“别国申报成功,自家的遗产就成了别人的”,这种心态走入了误区。按照《公约》相关规定,缔约国都有将其领土上的某项非遗申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权利。对于两个遗产国家共同拥有的同源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一个国家均可以单独申报,如果列入代表作名录,也不妨碍其他的国家再次单独申报。同时,联合申报也是近年来提倡的做法。在联合申报和保护方面,我国已经有了有益的实践。2005年我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两国还建立了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组会议,开展交流互鉴,为履行《公约》,在各自领土上延续遗产生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能在传承流变中形成新的不同的特质。我们尊重遗产在适应各自环境中所呈现的特质,在地区间的交流和对话中增进了解、促进对遗产源流及发展方向的深入研究,是我们保护、弘扬遗产应秉持的正确态度。

——摘自2016年12月6日文化部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发布会会议实录(来源:文化部网站)

当然,还有一种网友评论,画风是这样的:

小编只想对这位同学说:祝(ha)你(ha)好(ha)运(ha)!

由于二十四节气涉及语文、地理、历史、政治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申遗成功后,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也成为当年的公务员考试、高考、中考等考试中热门考点。看来,不会背二十四节气还真的不好意思和别的同学打招呼!谁要咱老祖宗这么智慧呢!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有丰富的社会功能和厚重文化意义,它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自然认知的独特性,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

重温了去年此刻有关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相关报道和评论,尽管它们的形式、内容、载体各不相同,但我们能从中看到中国人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及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日益彰显的文化软实力。(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