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及作品展
传统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成果。我国传统工艺门类众多,涵盖衣食住行,遍布各族各地。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发现手工劳动的创造性价值,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本届成都非遗节首次推出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大赛及作品展,下面,就让小编带您去竞赛现场一探究竟。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17年6月10日至18日
展览地点: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世纪舞广场东展厅
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与作品展,作为非遗节中国传统工艺竞技成果展的重要活动之一,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通过现场竞技,展示非遗技艺和文化,凸显传统技艺传承的精髓。
此次竞技作品展,旨在以场景化的形式集中展示传统织造技艺、盆景制作技艺、木版年画、银器制作技艺、竹编、雕刻(木雕)、刺绣、面塑和糖塑共9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500余件作品,以点代面展示近年来保护和传承非遗技艺、振兴传统手工艺的成果。参赛选手采用各地推荐和全国网络海选方式组织,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全国推广和宣传。这些参展作品充分体现了新生代传承人的技艺水平、审美素养,展示了新生代传承人的造诣和匠心,同时,比赛及展览也为艺人搭建了开阔眼界、交流互鉴的平台。
图2 高密扑灰年画作品《麒麟送子》作者:李风芹
图3 黄杨木雕作品《挖耳》作者:常俊杰
图4 莆田木雕作品《八仙过海》作者:林文强
图5 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作品《太阳神鸟盘》作者:白德蓉
图6 竹编作品
图7 糖塑作品展区
图8 面塑作品
图9 面塑作品
图10 盆景制作技艺作品展区
图11 盆景制作技艺作品《锦绣中华》作者:袁铭昌
此次大赛采用命题方式,在规定时间内,选手现场展示制作技艺流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操作环节,通过专家评分和观众投票计分的方式,评选出最终的优胜者。大赛设置了第六届非遗节“太阳神鸟奖”“传承之星”“手艺之星”“工匠之星”等若干奖项。
图12 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大赛网络投票页面
此次非遗节特别推出“传承·体验·承传”——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互动活动。互动环节,新生代传承人将自己的技艺手把手传授给现场观众,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贴近生活。活动现场,艺人们在展示精湛技艺的同时,媒体实时进行直播报道,园区大屏幕也同时播放,让博览园内更多的游客观看到竞赛现场情况,也让民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技艺的精华所在。
图13 传统织造技艺竞赛现场
图14 评委观看选手制作面塑
图15 木版年画竞赛现场
图16 木版年画竞赛现场
图17 传统织造技艺竞赛现场
图18 传统织造技艺竞赛现场
图19 传统织造技艺竞赛现场
图20 面塑竞赛现场
参与“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与作品展”网络票选活动,请点击下面的链接:http://wxactivity2.cdsb.mobi/index.php/Vote/WVoteHeritage/indexWX/id/107.html?openid=oBCTzjojuSxDrameZkm554W9A1yA&time=1497506298&token=e323dc64a2d54d71415ad4fb59a7680c&user=
更多展览展演现场详情,请继续关注本网“非遗节系列报道”。
(文字:杜丽丽;图片:杜丽丽 邓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