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人物
2018.03.12
潮州广济楼前,康惠芳展示潮绣技艺(摄影:苏仕日)  70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康惠芳结缘潮绣已50余载。从普通学徒到国家级潮绣传承人,再到联合国“文化大使”,康惠芳说自己在奋斗中体验到了人生幸福。  1948年出生的康惠芳只读了7年书。“为了有口饭吃”,15岁后...
查看更多
2018.02.26
高密扑灰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吕蓁立  高密扑灰年画:《和合如意图》 吕蓁立绘制    走进高密扑灰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吕蓁立的画室——长林轩,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兼工带写的神态,肆意流畅的线条,一幅幅纯...
查看更多
2018.01.12
敖朝宗,“铅锡刻镂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青铜器文物修复与青铜工艺品制作专家。(摄影:田豆豆)  化铜炉下,炉火像一朵白莲花绽放,温度越来越高、越来越高。离炉火3米远,就能感觉到阵阵灼热。炉中,青铜碎片慢慢化为火红的铜水。  “可以浇铸了!”73岁的敖...
查看更多
2017.11.29
陈培森在演示铁枝木偶。受访者供图  在三米见方的戏台上,表演者盘坐于潮绣帐帘后,通过三根铁枝操作身穿潮剧戏袍的木偶,演出栩栩如生的人物。这一汇集了潮绣、大吴泥塑、潮剧盔头等多种“非遗”的技艺叫做铁枝木偶,在潮汕地区广泛流传。  入行33年,铁枝木偶国家级传承人...
查看更多
2017.11.28
郑芳卉(左二)与学生同台演出。 受访者供图“古曲千年唱未休,管弦韵美出泉州……”在2017年10月底举行的福建省第二届曲艺“丹桂奖”决赛现场,泉州鲤城区泉州南音研究社的21名演员登台演奏一曲《古韵薪传》,讲述了泉州南音人世代传承的故事。该作品由福建省南音非遗传...
查看更多
2017.11.14
一个人的日后成就,往往是从徘徊中走出来的,甚至可能把大部分生命用在与终极目标完全不同的试探中。一开始没找准路,东撞一头西撞一头,却也是一个人认清自己的必要成本,是最终选择和确定方向的前提。东奔西投,才知道哪条道走不通,哪条道走得通。于是,有了后来迈开大步的直行...
查看更多
2017.11.13
乾坤剑沈新培在制剑布展现场宝剑出鞘,谁与争锋?冷兵器时代,一把宝剑不知凝聚多少铸剑人的心血与汗水,成为将士们戍边卫国的兵器。和平年代,历经千年千锤百炼的铸剑手工艺,已成为十几代中华工匠精神与中华文化代表性“非遗”作品。11月10日上午9点半,龙泉沈广隆剑铺13...
查看更多
2017.11.01
 薛巧萍耍牙表演口含数颗猪獠牙,在口内时而快速弹吐,时而刺进鼻孔,时而上下左右歙动……伴随着一阵阵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浙江宁海平调耍牙表演者薛巧萍在口中不断增加獠牙数量、变化出各种花样。很多看过薛巧萍表演的观众都不知道,在舞台上口吐獠牙、面目狞厉的“大...
查看更多
2017.10.10
如果把近现代的京剧发展比成大江大河或群山峻岭,那么,谭鑫培则是江河的主干和山脉的主峰。  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艺术家总是用他天才的创造为后人树立规范。谭鑫培也是这样,他代表了传统表演艺术领域达到的最高水平,同时也为京剧艺术确立了美学规范。  在传统剧目的整理加...
查看更多
2017.09.06
工作中的赵嘉福(摄影:上海图书馆肖允喆)赵嘉福在重庆传习所指导学生学习修复技艺赵嘉福在第一期全国传拓技术培训班上演示赵嘉福在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组指导  纸质文物如古籍、书画、碑帖的修复装裱,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明人周嘉胄在著作《装潢志》中,特别强调纸...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