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首页
人物
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他是水书先生 婚嫁丧娶全用象形文字
2017.04.25
杨胜凡出生于1919年,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西洋村人,他是目前中国年纪最大的“水书先生”,也是贵州三都县唯一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书习俗”的传承人。(图/文 宁坚) 水书是世界上除东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
查看更多
“匠心逐梦——浙江非遗传承人故事”王钏巧:工匠精神传续百年活字
2017.04.19
在浙南山乡的初秋时节,走进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木活字印刷展示馆,王钏巧正在屋里刻木活字。他面前的案上放着一版木胚,8行,13列,共104个,上面的老宋体字是刚刚写好的,字迹工整,墨迹未干。印家谱要用繁体字;木胚上刻写,还得把字反过来;用来做木胚的棠梨木虽然材质...
查看更多
邱双炯:福建德化瓷塑艺术的坚守者
2017.04.18
4月11日,邱双炯在陶瓷工作室创作白瓷十八罗汉邱双炯在生产车间向工人讲解大型千手观音造像艺术邱双炯(左一)在指导学生进行白瓷十八罗汉泥塑创作 86岁高龄的邱双炯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非遗保护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长期潜心研究德化陶瓷雕塑及烧制技艺...
查看更多
范紫东先生在秦腔艺术史上的划时代意义
2017.04.05
易俗社秦腔《三滴血》剧照 范紫东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文化名人,辛亥革命先驱,20世纪著名的秦腔剧作家。我知道范先生,还是小时候翻看过他的《关西方言钩沉》,那时好多字不认识,待弄明白了一句,才知平常陕西人说的某个词,原来是这么个写法,而且它的来历又很久远,一点也不...
查看更多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杨似玉
2017.03.27
人物介绍: 出身于木工世家的杨似玉13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艺,至今已有40多年了。凭着一手精湛的木工手艺,他成为当地的“名人”。他擅长建造侗族传统的建筑——风雨桥和鼓楼,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很多地方都留有他的作品:设计制作吊脚楼100多座,风雨桥6座,鼓...
查看更多
林中树与冀中音乐会的复兴
2017.03.24
2012年11月25日,以“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传统音乐的保护意识和推进人类音乐文明的多元化发展”为宗旨而设立的世界性奖项“太极传统音乐奖” 首届颁奖盛典在京隆重举行,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河北省固安县屈家营村“音乐会”的林中树就是该奖项四位获奖者之一...
查看更多
石岩:做一个安静的匠人
2017.03.24
传统锡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石岩 早在一千多年前,古人就懂得用锡罐储存茶叶,并用锡罐储装茶叶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一带。《清波杂志》记有:“凡茶宜锡,窃意若以锡为合,适用而不侈。” 锡器之所以自古...
查看更多
吴炳璋:九秩“琴”生醉京胡
2017.03.20
2011年12月22日,吴炳璋荣获第六届京剧艺术家终身成就奖,为其手持话筒者为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左)。资料图片 吴炳璋(左)与梅兰芳琴师姜凤山合影。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查看更多
黄石:一个被隐没的民俗学家
2017.03.07
黄石生于1901年,本名黄华节,另一个笔名是黄养初,是中国现代民俗学领域的一位重要学者。他的著述颇丰,研究领域也相当广泛,其主要学术方向是神话学和女性民俗研究。主要著作有:《神话研究》(1927)、《妇女风俗史话》(1933)、《端午礼俗史》(1963...
查看更多
尚长荣:“老戏骨”的创新之路
2017.03.06
人物简介 尚长荣,1940年7月生于北京。现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京剧院艺术指导,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曾三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文艺名家讲故事】 他,是京剧“四...
查看更多
1
16
17
18
19
20
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