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1-18 星期六 农历腊月十九 大寒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首页
人物
人物
墨韵传风物,彩笔绘吉祥 —— 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冯庆钜(上)
2020.03.27
春节时挂贴年画是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年俗。岁末除夕之际,在家中贴上几幅色彩艳丽、寓意吉祥的年画,既装点了欢庆红火的新年气氛,也寄托着人们对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期盼。我国民间年画产地分布非常广泛,由于生活环境和风俗的不同,各地区年画的形式和风格也各具特...
查看更多
当今“卫派”河北梆子的领军人——记河北梆子名家刘俊英(下)
2020.03.12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河北梆子接班人,刘俊英功底扎实、文武兼备、唱做俱佳,在戏曲舞台上成功塑造了众多鲜活的艺术形象,如今已成为天津“卫派”河北梆子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她六十余年的戏剧艺术经历可以说就是一部新中国成立后天津河北梆子剧种的发展史。
查看更多
当今“卫派”河北梆子的领军人——记河北梆子名家刘俊英(上)
2020.03.12
八十岁高龄的刘俊英是现今天津河北梆子界资历最老的艺术家,她幼年学戏,被梆子名家银达子收为义女,后又师从著名旦角演员金宝环,继承并发扬了河北梆子“金派”花旦的表演艺术。
查看更多
王珮瑜:但凭赤子之心,守住京剧老根
2020.02.27
如今,再提到王珮瑜时,大部分人已不再感到陌生。不仅京剧界人尽皆知,年轻人对她也是喜爱有加。从年幼时接触京剧到爱上京剧,再到后来名噪一时成名成家,任凭春夏秋冬更迭变化,她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将京剧更好地传承下来,更好地发扬光大。从艺近20多年来,守正创新一...
查看更多
嵇锡贵:“让中国制瓷技艺代代相传”
2020.01.15
在浙江杭州西溪贵山窑陶瓷艺术馆,今年81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嵇锡贵用她的作品向游客讲述着她的故事。“贵山窑”是由嵇锡贵和丈夫郭琳山的名字各取一字组合而成。1998年,杭州贵山窑陶瓷艺术研究院成立,2011年5月,嵇锡贵将贵山窑从杭州三墩迁到现在西溪湿地,201...
查看更多
吴启川:那个记录单田芳生命最后时刻的人,也该被记录
2020.01.08
2017年9月,鞍山,一代评书大师单田芳先生,强撑病体,接受辽宁省非遗中心采录团队的抢救性记录,留下了长达5.5个小时的珍贵口述,这是单田芳留给书迷和时代的最后一次权威讲述。2018年9月11日下午3点30分,单田芳因病逝世,享年84岁。书接下回再难分解,行将...
查看更多
自强不息传非遗 ——杨家庄永音法鼓传承人杨奎举(下)
2020.01.07
法鼓外出表演称为“出会”。出会的时候,按既定路线沿途行进表演叫做“行会”,在固定地点的表演称为“设摆”。表演过程又分为两个部分:“文场”和“武场”。
查看更多
乔晓光:做非遗的三千个日日夜夜
2020.01.06
197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那个时候,刚刚结束了文革的中国百废待兴,青年人终于可以再次踏入知识的殿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更是从根本上冲破了“左”倾的观念,民族文化又如春笋般萌芽。这一年,乔晓光考入了河北师范大学艺术系。“是命运吧。”回忆起自己在民间艺术这条路...
查看更多
张彩平:“我想让北路梆子站上更大的舞台”
2020.01.06
她是《铡美案》中饱经风霜、忍辱负重的秦香莲;她是《平城赋》中雄韬大略、刚毅果敢的冯太后;她是梅花奖获得者、北路梆子传承人张彩平。舞台上,她演尽了女子的万般风采;生活中,她如邻家姐姐般朴实亲切。
查看更多
自强不息传非遗 ——杨家庄永音法鼓传承人杨奎举(上)
2019.12.23
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前的群艺广场上,每到星期三的傍晚时分,杨家庄永音法鼓老会的会员们都会约在一起,在这里进行鼓乐传习排练。会员们少长咸集,各执铙钹等打击乐器,呈八字形整齐地排列在中间摆放大鼓的鼓箱两侧,在一位清健的白发老者指挥下认真演练,铿锵高亢的鼓乐声引得不少...
查看更多
1
2
3
4
5
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