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民族文化的传唱者 ——记阿右旗国家级“非遗”蒙古族长调传承人淖尔吉玛
来源:阿拉善日报 作者:何晓琴 创建时间:2014-11-13 09:29:12

今年83岁的蒙古族老人淖尔吉玛,作为目前阿右旗唯一的国家级“非遗”蒙古族长调代表性传承人,一直致力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保护与传承,使这一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瑰宝得以发扬光大。

1931年,淖尔吉玛出生在阿右旗阿拉腾朝克苏木,是喀尔喀蒙古族,从小因为家庭条件和生活环境的限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她从没有放弃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热爱。淖尔吉玛从小跟着家人、亲戚、朋友和周边的邻居学习,并通过婚丧嫁娶等宴请场合学会了不少长调歌曲,这些蒙古族长调都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蒙古族长调民歌反映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对人世间万物的赞叹,有对真情、真爱、喜怒哀乐的真挚表达。”淖尔吉玛说,长调民歌还能叙述故事,极富生命力和感染力。因为她从小生长在喀尔喀部落,深受部落浓厚民族艺术的熏陶,她一直用心倾听、感受和演唱着长调民歌,并通过自己的理解,使演唱的蒙古族长调具有独特的风格。

1957年,淖尔吉玛搬迁到阿右旗莎日台苏木从事畜牧业生产。2005年,随着国家“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淖尔吉玛成为巴丹吉林镇满达社区的居民。无论在哪儿,淖尔吉玛的生活中都有长调民歌的陪伴,现在,她会演唱的喀尔喀蒙古族长调歌曲共有40多首。

从2004年至今,淖尔吉玛一直参加阿右旗举办的“蒙古族长调”大赛,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她还多次在全旗广场消夏活动、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中进行长调民歌的表演和传承。

2006年,在阿右旗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中,淖尔吉玛被列为重点调查对象,经过长期申报,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被确立为旗级和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马头琴音乐”和“阿拉善蒙古族传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淖尔吉玛参加八省区蒙古族长调比赛获得“沧桑歌手”荣誉称号,同年,又被确立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和“阿拉善蒙古族传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被文化部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6月获首届“阿拉善英才”殊荣。

淖尔吉玛不仅在蒙古族长调上卓有成就,在马头琴演奏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2006年,我国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到阿右旗采风时,专门拜访淖尔吉玛,学习了马头琴演奏和蒙古族长调。经过齐·宝力高鉴定,她演奏的曲目《绊马》《走马》为古曲,外界已不见流传,具有很高的保存价值。之后,齐·宝力高还根据这两首古曲重新编创了新的马头琴曲目。2007年,自治区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淖尔吉玛“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2008年5月,淖尔吉玛到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录制“阿拉善右旗”专集,现场演唱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奏马头琴音乐,参加小孩剪发仪式,对宣传蒙古族长调和阿拉善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