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17 星期四 农历六月廿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首页
学术
论坛
论坛
用大历史观看非遗
2017.06.13
在发生重大历史变迁的时代,文化传统既面临遭受冲击、加速消失的现实威胁,同时也面临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产生标志性风格或作品、产品的历史机遇 在当代实践中传承和发展非遗,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非遗保护工作,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
查看更多
项兆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
2017.06.12
——在第六届成都非遗节国际论坛上的主旨发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 项兆伦 2017年6月10日 尊敬的弗朗西斯科·班德林文化助理总干事,&nbs...
查看更多
共建共享精神家园(德清)共识
2017.06.09
精神家园是一个人在文化认同基础上产生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归宿。它源自心灵,而又直抵心灵。人是生理的、心理的和伦理的存在,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人的“幸福”和“梦想”,都离不开人的精神家园。人的精神家园奠基于人的生活世界,形成于人的生命历程,结晶为以...
查看更多
现代化背景下民间信仰与“非遗”的结合
2017.06.09
蟳埔妈祖天香巡境活动,吸引摄影爱好者围观拍摄蟳埔顺济宫内 现代化进程为民间信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危机,也为二者提供了新的土壤。民间信仰依托新的历史需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孕育出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利用的态势,成了...
查看更多
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
2017.06.08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十二个文化遗产日,对于非遗保护来讲,如何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如何扩大传承人群体系?……面对一系列问题,我们请来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也是第十二个文...
查看更多
以古人之规矩 开自己之生面
2017.06.0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承中华文化,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今年初,中央决定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
查看更多
非遗专家刘魁立:每个人都是非遗传承人
2017.06.07
“目前,在非遗这个问题上,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曾经属于自己的才艺、绝技,如今已变成了整个民族的,甚至跟你的下一代也产生关联。”6月5日,在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德清)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
查看更多
贡献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
2017.06.05
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龙舟竞渡……端午节让中国人感受到了传统节日所蕴含的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在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生产生活方式趋同化、单一化现象日趋严重的时代背景下,保护和传承节庆、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
查看更多
项兆伦同志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7.06.02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项兆伦(2017年5月12日)同志们: 近年来,各地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因地因事制宜,创造性地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探索和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
查看更多
振兴传统工艺的“浙江实践”——浙江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谈非遗保护传承
2017.06.02
在陆光正大师创作室,工人正在雕刻木器陆光正的木雕作品中国木雕博物馆内展示的传统民居木构件丰同裕染坊的蓝印花布产品在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内,老艺人正在铜器上雕刻花纹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文创商店内展出的铜雕作品王星记扇子厂的工人们正在制作扇面观众在王星记扇子博物馆...
查看更多
1
105
106
107
108
109
19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