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首页
学术
论坛
论坛
以社区为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政策中社区的地位及其界定
2017.01.03
摘要: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词,“社区”指的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某一个或某一系列非遗项目的施行和传承,并认同该(系列)非遗项目是其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的人。社区的规模可大可小,具有非固定性和非均质性的特点,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涵义、多样性及其与政府力量的关系
2016.12.29
摘要: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发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区”是被理解为可以与“传承人”相互置换的一个概念来加以强调的,对社区在非遗保护中的参与、知情乃至引领权利的强调,体现了UNESCO力图通过文化的保护来保护普通人的...
查看更多
乌丙安:如何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12.29
编者按:今年的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具体指导所有项目工作中,“我们要保护什么?”和“我们该怎样保护?”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乌丙安先生一生致力于民俗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中国人的时间制度
2016.12.29
编者按: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请书的单位是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民俗学会和若干地方社区。二十四节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天气及动...
查看更多
修复戏曲生态是振兴地方戏曲的首要任务
2016.12.20
传统戏曲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现代艺术、互联网和新媒体艺术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剧种萎缩、剧目失传、人才缺乏、观众流失等因素严重破坏了传统戏曲的生存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
查看更多
树立文化自信 攀登曲艺高峰
2016.12.20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继2014年10月15日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和2015年10月3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
查看更多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城镇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机制梳理与政策思考
2016.12.19
摘要: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与非遗保护实践在目标和理念上具有一种内在的契合,由此反思以往城镇化中的文化否定以及非遗保护中的博物馆式保护的局限,能够提供新的思路导向、新的选择。在认识论层面,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留住文化”的理念能够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文化支撑,新型...
查看更多
桃花坞木版年画:东方古艺之花
2016.12.19
美人闺房图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山塘普济桥中秋月夜(局部) 神户市立博物馆藏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却长期不为世人重视。 2013年,受苏州美术馆馆长曹俊的委托,我开始策划“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特展”。我最大的冲动是第一时间去寻觅散落在世界各地“姑苏...
查看更多
传统与现代应该“血肉相连”
2016.12.16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现代化社会向我们迎面走来,我们的生活呈现了一个传统和现代融合在一起的状态。这里的“传统”不是从另外一个地方走进来,而是回到“传统”原来发展的一种状态中。传统不是“客人”,是“家里人”;现代也是“家里人”,它是“家里人”的一个转型变化的过...
查看更多
传承者的救援呼唤
2016.12.14
几个月前,温州泰顺遭遇洪灾,薛宅桥、文兴桥和文重桥三处国家级廊桥被毁严重。要想重新修复很难,关键是能修复的人只有两位了。其中一位是年过九旬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董直机,再有就是他的大徒弟省级非遗传承人曾家快。据曾家快说,如今能造廊桥的人几乎没有,因...
查看更多
1
116
117
118
119
120
19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