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8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一   谷雨 谷雨
论坛
2013.08.19
“美丽中国”离不开“非遗表情” 吴文科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愿景。虽然十八大报...
查看更多
2013.08.19
警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三大误区郑 重    【核心提示】 科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秉承可持续发展观,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威胁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群体而言,发展不仅意味着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条件,更...
查看更多
2013.08.19
文化保护:既要保存“记忆”也要保护“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西和乞巧节、广州天河乞巧节项目,经过有组织地积极抢救,科学地悉心修复,有计划地维护和传...
查看更多
2013.08.12
从乞巧节到情人节——“七夕”在当代的蜕变     只要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身边的生活,就能发现,七夕节,这个历史悠久一度式微的传统节日在当前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如果说传统社会中...
查看更多
2013.08.06
昆曲:闻弦歌而知雅意 清代苏州城西水畔戏台  魏春荣的扮相 图片说明:①梅兰芳(左)、韩世昌演出《牡丹亭》   ②俞振飞演出《太白醉写》   ③周传瑛(右)、王传淞演出...
查看更多
2013.08.06
戏曲类非遗保护应采取动态模式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近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有人盼望中国的300多个戏曲剧种一个不少地永远像过去那样蓬勃发展,这种深厚感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感情毕竟代替不了现实。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近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
查看更多
2013.08.06
长三角“非遗”保护之思 ——朱恒夫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的演讲   这些年,尽管“非遗”在媒体上是一个高频词,但不少老百姓还是觉得“非遗”离自己很遥远。我们曾经做过这样的调查,询问50位来自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成年人,请他们说出...
查看更多
2013.07.16
民间小戏中的信仰色彩     民间小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对象,通常我们从剧种、表演形态、审美特征等方面对其关注较多,而忽视了它与民间信仰的关系。事实上,有相当部分的民间小戏植根于传统民间信仰土壤,它们或源于祭祀神...
查看更多
2013.07.16
 “非遗”保护,缩短传统与生活的距离 谢飞君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次年8月,中国加入该公约并成为第6个缔约国。今年是...
查看更多
2013.07.16
“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戚永哲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技艺是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创造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规范化、定型化、经典化的技艺和样式,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代表着整个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人们在不同领域所达到的历史文化...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