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二   大暑 大暑
论坛
2009.08.10
  清明节的天候和物候 ――清明节的文化意涵之一 刘锡诚       摘要  清明节所承载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嬗变的,融合兼并了上巳...
查看更多
2009.08.02
 人才培养与昆曲传承     编者按:昆曲,又名昆山腔,是中国古典戏剧的代表性剧种。2001年5月18日, 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近年来, 抢救、保护和继承昆曲艺术, 已逐渐成为全...
查看更多
2009.07.30
 民俗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   乌丙安   众所周知,近现代中国多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了惨重的扫荡和破坏。经过近几年国际、国内多方面的努力,中国从各民族民间各界到各级政府,上上下下终于形成了抢救和保...
查看更多
2009.07.30
 当代七月七“小人节”的祭拜特色和源流 ――温岭石塘箬山与台南、高雄七夕祭的比较   陈勤建    在中国大陆,有关七夕牛郎织女传说的祭拜风尚,随文明以降至今日,大多成为文献记载的旧时风景,当代已不多见。可是,我们中日浙...
查看更多
2009.07.20
 [萧放 廖明君]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研究...
查看更多
2009.07.15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贺学军:"申遗热"应变成"保护热"   “接班人不仅仅要会,更重要的是热爱。不仅仅让它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为一种文化的自觉。这个是相当重要的。”  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热爱度,我们已经从以前的淡漠或者不认识加强了。这是非常值得...
查看更多
2009.07.10
王鼎志:“非遗”是“真”的文化                    ...
查看更多
2009.07.10
呼之欲出的秦腔流派    秦腔有无流派,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秦腔艺术作为梆子腔的鼻祖,过去有东、西、南、北、中五路秦腔,他们各有各的艺术特色,在表演上形成了五种风格迥异的艺术风格,这五路不同风格把秦腔艺术推上了一...
查看更多
2009.07.09
从赵本山的二人转“走红”看曲艺当下命运    近来,特别是随着演艺明星赵本山将他经营的“刘老根大舞台”分部开到北京,有关二人转的话题被广泛关注。对于以他为代表的一些“二人转”演出的议论与批评,也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网络上甚至出现了...
查看更多
2009.07.08
赵本山又惹新话题:“非遗”传承人可否取消?   作为2007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岭二人转”的传承人之一,赵本山日前受到了权威机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质疑,民俗学家、非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称:“赵本山的这些弟子们名声越...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