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首页
学术
论坛
论坛
刘魁立:非遗保护的回望与思考
2020.09.16
9月14日下午,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主办的京师社会学讲坛民俗学系列第三十六讲——“非遗保护的回望与思考”开讲了。
查看更多
林继富 覃奕:中华民族共同体里的民俗学——郝苏民民俗学建设思想研究
2020.09.11
郝苏民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学术实践的民俗学思想体系,站在民族国家历史与现实的高度,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出发,彰显中国民俗学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
查看更多
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
2020.08.31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生于天地之间,浩瀚的星空、苍莽的大地带给人类无尽遐想,自古至今产生了数不清的天、地、人的动人故事,牛郎织女传说作为这类故事的代表,流传在华夏大地、播布于汉字文化圈中,历久弥新。
查看更多
2019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报告
2020.08.26
摘要:通过文献和政策研究,结合实际工作,本文对 2019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状况、趋势、取得的效果和值得思考的问题进行了总结。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现代化进...
查看更多
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日本七夕田野调研札记
2020.08.25
中国七夕及其传说早期伴随着纺织传入日本,在生活层面影响着日本人的信仰、祭祀以及神话。七夕及其传说再次传播日本则与随遣唐使来华的留学生搬运有关,后在宫廷内部形成以诗宴为中心的风雅仪礼。江户时代,宫廷仪礼向庶民阶层渗透,逐渐演化为平民化的城市七夕风俗,并向农村扩散...
查看更多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形象维护
2020.08.24
本研究以武术非遗的开发与保护、形象维护与提升为研究对象,主要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形象维护展开深入研究。其目的之一是继承和弘扬武术非遗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国家文化复兴的伟大目标;其二是在文化多样性的今天,保护武术...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记录到消费中的伦理问题
2020.08.24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记录、保护、研究、传承到消费的过程中,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问题就是伦理问题。本文首先陈述所提倡和遵从的伦理原则,强调将学科伦理与日常生活中做人的伦理结合起来,特别是在保护非遗中的记录阶段,然后,以对非遗的影视记录为例,分别论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列...
查看更多
论叶尔羌汗国时期的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2020.08.21
摘要:叶尔羌汗国是我国新疆历史发展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的文化成果便是木卡姆艺术。对叶尔羌汗国的建立和发展进行简要论述,论述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艺术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过程,着重探讨维吾尔木卡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期再现十二木卡姆的辉煌历史。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未来发展思考
2020.08.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中指出:“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被各地人民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生活经验、各种手工技艺,以及在讲述、表演、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过程中所使用...
查看更多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0.08.13
自2007年我国在福建省设立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经过10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初见规模。目前,全国已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中11个在民族地区。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设立了百余个...
查看更多
1
47
48
49
50
51
19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