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论坛
2019.10.2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包括器物层面的赶超、制度体系的完善,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
查看更多
2019.10.17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的完善不仅是制度问题,也是文化问题。该制度虽然从身份界定、权利与义务、社会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制度层面的意义设定,但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意义在商品消费文化领域却被重新阐释,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本。传承人根据身份认同对...
查看更多
2019.10.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重要的文化、旅游和经济资源,在乡村的沃土上,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其蕴含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至今依然显现着蓬勃活力。各地具有鲜明地域、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发展乡村经济、催生乡村旅游、实现农民增收的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传...
查看更多
——浅谈如何当好一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2019.10.15
非遗传承人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从事项目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杰出代表。守护血脉,筑梦匠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承接好传下去,当好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传者,是每名代表性传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查看更多
2019.10.14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来,民间文艺融入时代,参与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建构与发展,走过了一段坚实的历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继承解放区民间文艺传统发展群众文艺活动,到二十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对民间文学进行集成性的采集与研究整理;从新世纪开展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
查看更多
2019.10.11
编者按:“大匠至心”杭州沙龙一年一度相约至美丽的大运河畔,迄今连续举办四届,为非遗传承保护阐发学术观点,分享实践范例,提供科学方案。今年“大匠至心”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杭州沙龙以“新时代、新传承、新探索”为主题,观照非遗当代价值,推进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查看更多
2019.10.10
“渔雁”是辽河入海口区域古已有之的一个特殊生计群体,其口承叙事已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渔雁生计之路在辽河口的开凿,成就了一个文化与文明的特殊通道,使该区域沉积了异于其他生计文化的文明累层。渔雁文化内隐的实践理性与资源潜能,在“非遗后”被逐...
查看更多
2019.09.23
郭汉城 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荣誉委员、第一届“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长期从事戏曲理论、评论工作,同时进行戏曲剧本创作和格律诗创作。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与张庚共同主编了《中国戏曲通史》和《中国戏曲通论》,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
查看更多
2019.09.23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出台《曲艺传承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对曲艺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予以专项部署。《计划》明确提出,要坚持整体性保护的理念,从维护曲艺生态、培育曲艺受众等方面促进这一活态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查看更多
2019.09.23
2018年,适逢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每年秋分日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以下简称“丰收节”)。这是国家首次专门为农民设立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