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论坛
2019.06.2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16ZDA160)于2016年11月立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实施,首席专家:巴莫曲布嫫。
查看更多
2019.06.28
四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四川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悠久深厚,历史名人群星灿烂,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坚守文化根脉,坚持活态传...
查看更多
2019.06.27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艺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代表性艺术家。回眸并检视当代中国的文艺史包括曲艺史,可以认为,刘兰芳作为新中国培养起来的一代曲艺大家,堪称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杰出文艺家的重要代表之一。她不仅以其精湛的北京评书表演艺术,极大地拓展了北京评书的传播空间...
查看更多
2019.06.21
为了更深入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其背后的关键问题和规则。一个月前,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指导下,中国民俗学会和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TGC腾讯数字文创合办的“腾讯非遗培训班”正式开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领域专家朝戈金领衔的5位顶级文化专家从非遗的著作权...
查看更多
2019.06.19
报告提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本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艺术表达及风俗习惯等,是确定本民族文化特性,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2019.06.18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但是,全国各地的端午习俗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南北方差异较大。例如,端午节的节令食品是粽子,北方的粽子一般是素馅甜味,南方除此之外还有咸味的肉粽子。南方端午多龙舟竞渡,北方过去很罕见,近年才从南方引进了一些竞渡活动...
查看更多
2019.06.17
通过文献分析、经验总结和个案研究,本文对201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状况、趋势、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形成了新的气象和格局。文旅融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及其成果共享创造了新机遇。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
查看更多
2019.06.13
作为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之一,6月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政府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举行。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保护工作者等200多人参加了论坛,共...
查看更多
2019.06.13
非遗和纪录片是天生的一对。非遗是人的本领、情感和创造力的融合,而纪录片最关心的就是人;非遗是精微的、隐秘的、稍纵即逝的,而纪录片捕捉的就是细节、记录的就是过程。非遗中饱含着的时光的打磨、岁月的洗礼,又恰好是纪录片最能打动人的力量所在。
查看更多
2019.06.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发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那以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全球各地全面铺开。今天回头看,国际的非遗保护工作成绩巨大。中国积极响应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号召,很快就加入了公约,而且迅速推动了我国境内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