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6-27 星期五 农历六月初三 夏至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首页
学术
论坛
论坛
奋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8.01.16
核心要点: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包含的系统而深刻的文化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科...
查看更多
戏曲如何“留得下,传得开,唱得响”
2018.01.11
近年来,我国戏曲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兴盛景象,打造出一大批优秀新作,培养出众多优秀新人。可以说,历经千百年发展,当下的中国戏曲艺术越来越以厚重的思想含量、浓郁的审美特色、鲜明的时代风格,焕发出无穷的活力,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
查看更多
专访湖南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叶伟平
2018.01.11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
查看更多
戏曲“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2018.01.11
作品数量大幅增长,“现象级”佳作寥寥无几,浮躁心态依然普遍;专业院团分化明显,繁花之下,戏曲人“内功”亟待加强……近来戏曲艺术明显回暖,但时代机遇不是永久福利,以文化实力重塑文化自信,戏曲复兴之路方能扎实、稳进。近几年,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出台,戏曲市场...
查看更多
乔晓光:读懂剪纸的语言
2018.01.11
乔晓光 乔晓光,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剪纸研究中心主任,多年来从事民间美术研究,对中国民间剪纸保护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作为古老的农耕民族,剪纸的传统从古代一直传承延续到了今天。作为活态文化的表现形式,剪纸既与民间习俗生活相关联...
查看更多
雄安新区建设须兼顾民俗文化传承
2018.01.11
雄安新区设立至今,“文化先行”理念一再被强调。2017年4月,国家文物局负责人带队赴雄安新区现场调研并部署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同年5月,河北省文化厅下发《关于加强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和保护工作的通知》,启动雄安新区非遗的全面调...
查看更多
深入领会习近平关于文化遗产的思想理论
2018.01.10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复兴不屈不挠、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的革命史,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社会变革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开放史...
查看更多
节点性与生活化: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
2018.01.10
内容提要:作为农耕时代的特有产物,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传统时代的民众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实用性、节点性与生活化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其基本性质,不单单只是一种历法体系或者说时间制度,而更是一个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今天,要想更好地保护与传...
查看更多
以流派为支点推动戏曲传承发展——国家艺术基金晋剧“丁牛郭冀”流派人才培训项目的启示
2018.01.05
戏曲流派不仅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戏曲的精华所在。流派传承是戏曲艺术最主要的传承方式,它的薪火相传是纵向的、动态的、流动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努力推动和开拓。 以晋剧为例,晋剧上百年的辉煌史...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与民俗
2018.01.05
摘要: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指导着农人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围绕着二十四节气中的主要节点形成了众多与信仰、禁忌、仪式、养生、礼仪等相关的民俗活动。本文就节气中所包蕴的传统民俗文化择要分类叙述,并指出我们应自觉地传承这一文明财富,尊重自然时间,尊重生命节律...
查看更多
1
93
94
95
96
97
19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