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立夏
新闻动态
2017.03.27
3月23日到24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信息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培训班”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为落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7)》的工作要求,提高研培计划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文化部...
查看更多
2017.03.27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何要制定实施这一计划?计划体现了怎样的“非遗”保护理念?提出哪些主要任务?文化部负责人24日就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推动传统工艺振兴:有助于弘扬工匠精神实现精准扶贫  问...
查看更多
2017.03.24
  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24日共同印发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计划》提出,传统工艺是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提出要遵循“尊重优秀传统文化...
查看更多
2017.03.22
  甘肃省对地方戏曲剧种进行的最新普查结果显示,在全省有记录的13个地方戏曲剧种中,有3个本土剧种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亟待抢救。  甘肃是戏曲大省,地方剧种资源非常丰富。按照文化部要求,从2015年11月起,甘肃省文化厅委派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对地方戏曲剧种进行...
查看更多
2017.03.21
  3月14日至17日,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一行赴云南省调研考察传统表演艺术和传统技艺等非遗项目保护工作。云南省文化厅厅长李涛,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杨德聪等陪同调研。  项兆伦一行先后赴昆明市调研考察滇戏,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调研傣剧和傣族剪纸,在...
查看更多
2017.03.21
  3月20日,于中国农历春分之际,中国民俗学会与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在北京签约共建成立“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将重点关注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与保护。中国民俗学会与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在北京签约共建成立“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  会上,中国民俗学会向文化部恭...
查看更多
2017.03.21
日前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获悉,“怒江两岸”非物质生态产业保护、藏源博物馆、茶马古道文化走廊体验区等19个“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全面启动,其中以拉萨、昌都、林芝为核心区的近一半项目已经投入运营,西藏充分借助“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历史文化资源,将文化积淀带转化为...
查看更多
2017.03.20
    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
查看更多
2017.03.20
“《格萨尔》史诗的数据化是格萨尔文化与时代相结合的必须。因此,格萨尔传承人数据库的建立将会极大地推动格萨尔文化在信息技术时代的抢救保护工作。”中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诺布旺丹1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格萨尔》史诗逾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
查看更多
2017.03.20
近日,《格萨尔》史诗抢救保护五年规划(2017年至2021年)工作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正式启动。“这是未来5年我们玉树的重点文化工程,通过这项规模宏大、内容形式丰富、资金与人力投入较多、文化效益期望值最高的重大文化举措,将打造民族传统文化的玉树名片。”青海省玉树州...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