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璀璨非遗《海派百工》前传60部8K微电影纪录片发布仪式在缤谷文化广场的生活实验室剧场举行。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16个区非遗保护中心、相关市属单位的负责人和曾参加过纪录片拍摄的项目传承人等160余人,出席了仪式。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龚毅介绍《海派百工》8K微电影纪录片摄制项目和意义,以及此后利用《海派百工》拍摄成果进行AR巡展,让更多市民了解上海非遗,助力市民美育的工作计划。
世界3D大奖(Creative Arts Award)获得者、《海派百工》8K微电影纪录片总导演曲全立先生与大家分享自己在拍摄过程的体会和经验,介绍在缤谷文化广场猫悦上城建设“中国非遗影像公共体验基地”的计划。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胡恩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龚毅与曲全立导演一起为《海派百工》新60部开机揭幕,正式开启2019年度的拍摄。
来自《海派百工》的魔术、撕纸、古琴艺术三位传承人为大家现场展示项目魅力
仪式前后,与会嘉宾还分批观看了《海派百工》拍摄花絮和其中20部纪录片成片。独特的视角、精美的画面和片中每一位传承人对所从事的事业的专注,感染了每一个观众。
《海派百工》8K微电影纪录片拍摄工作自2018年6月19日正式开机以来,在摄制团队的精心策划下,在各区非遗中心、各项目保护单位,特别是项目传承人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经过了近一年的拍摄,以独特的影像艺术语言、全新的影像技术标准记录了传统工艺美术匠人们“一生择一事”的专注,体现了他们作品、技艺背后,作为传承者的“人”的志趣和呼吸,同时更契合了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讲好非遗故事,弘扬传统文化。
《海派百工》8K微电影纪录片剧照
此后,《海派百工》8K微电影纪录片的拍摄工作还将继续,将会有更多的项目加入拍摄,共同体现上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所在。
发布仪式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承办单位:上海汐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翠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曲全立3D电影工作室
协办单位: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上海市浦东新区唐镇人民政府
特别鸣谢: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浦东新区宣传文化发展基金
活动背景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2005年开始,已经推进了近14年,目前已经建立国家级、市级、区级三级名录和相应的传承人体系。为进一步推广宣传非遗文化,提高社会公众对于非遗的认知和了解,上海市自2009年起,启动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工程。相继开展了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题片拍摄工作、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系列丛书编撰工作、上海市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并建成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上海非遗”微信公众号、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等新媒体平台和数据库。同时也与一批致力于“匠人文化”、“非遗技艺”推广与传播的新媒体平台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这些平台建设和工作的基础上,市非遗保护中心为助力宣传上海传统文化,策划了《璀璨薪火——‘海派百工’系列微纪录片制作与传播项目》,针对现有上海市级220个项目中约120项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类项目,计划在两年内制作开发120部、每部5分钟左右、以8K超高清形式呈现的微纪录片,以此纪录手工艺人的生活故事或精湛的技艺,展现其精美的作品、精湛的绝活或独特的匠心,形成一份传统文化的传承日志,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媒体传播的需求,使非遗文化为更多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年群体所接受,为上海的对外人文交流和打响上海的文化品牌做出贡献。
该计划于2017年申报了全国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是文化部实施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重点项目之一。2018年,中心通过社会公开招标,与上海汐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曲全立导演达成了合作,并于6月19日举行了开机仪式,正式开始拍摄工作。截止到目前,第一批60部《海派百工》微纪录片拍摄和后期制作已顺利完成。
所有成片,除了将作为资源纳入国家数字网络平台之外,中心还会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官网、官微为主要发布平台进行线上传播;线下,我们还计划采用AR(增强现实)技术,依托上海16个区的文化设施,以巡回展览的形式推出“海派百工AR数字艺术巡回展”,以这样一种极具交互性和体验性的形式,推动更多市民来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关于8K
8K超高清分辨率是是目前常见的高清1080P的16倍,是4K分辨率的4倍。8K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会让我们在视觉上真正实现“身临其境”。
此次《海派百工》使用8K摄像机拍摄纪录上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生活故事和精湛技艺,用总导演曲全立的话来说:“8K就是用最好的技术去记录他们,这是对他们的尊重,同时也是为了留下最好的影像,因为这是面向未来的拍摄”。
关于AR巡展
AR增强现实展示。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技术,利用摄像头、传感器、实时计算和匹配技术,将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叠加到同一个画面或空间而同时存在,使用户感受到在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
“海派百工AR数字艺术巡回展”依托于AR(增强现实)技术看到图片背后的影像故事。我们将《海派百工》拍摄的前60部微纪录片挂于“云端”,使用自主开发知识产权的移动APP“璀璨薪火AR”,应用AR(增强现实)技术,让观众用一台IPAD或手机扫描展览图片,即时将一幅幅静态的《海派百工》中的传承人、非遗技艺图像转化为有音乐、文字与旁白的动态短视频,实现“传统内容+现代科技”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