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27日在京召开“快手非遗带头人计划”发布会,借助快手的科技力量和平台优势,赋能更多非遗传承者,同时让更多普通用户加入到传承队伍中来,全方面开发与挖掘非遗的文化和市场价值。
快手现场发布的首个非遗数据报告显示,目前13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快手上涉及的非遗项目多达989项,比例达72%。在过去的一年里,快手上累计出现1164万条非遗视频内容,共250亿播放量和5亿点赞量。
快手企业社会责任总监张帆表示,下一步,快手将首批在湖南湘西、贵州雷山、四川凉山试点选取非遗带头人,为其提供商业和管理教育,产业和品牌资源等,全方位支持其发展。
在快手上,从优美的无伴奏多声部侗族大歌,到手法精美、种类繁多的彝族刺绣;从工艺精湛、风格迥异的麦秸画,到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他留族服饰……许多散落乡间田野的珍贵非遗技艺正在被记录和分享。
在快手上,平均每3秒就有1条非遗视频产生并被传播。它忠实地记录着各种民间手工艺人的绝活、即将失传的各大村寨的社火祭祀仪式。短视频的传播缩短了手艺人和潜在传承人之间的距离,也为这些埋头专注手艺的匠人打开了通往市场的大门。
在快手这一年轻人用户占比超过80%的平台,很多非遗文化可以由更多年轻人活化、演绎和传承。视频发布数量排名前十的非遗内容里,仅秦腔就有94万多条,秧歌79万多条,面人52万多条,豫剧43万多条,其他还有火把节、庙会、竹马、象棋、晋剧和玉雕等。
对于如此海量的非遗内容,快手也进行了更深的探索——促进非遗知识付费市场化,使得非遗传承人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同时,影响了更多潜在传承者。可以说,得益于快手的产品形态,快手上的非遗传承者已经摸索出了一条成熟的非遗文化传播之路。
据介绍,非遗带头人计划将主要分为“教育+加速器+社区模块”三个部分。接下来,快手将着重打造“快手非遗加速器”,发掘50名乡村非遗传承人,入选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并为其提供商业和管理教育、产业和品牌资源等。此外,还会在重点地区建立非遗传承工作站,同时还将通过互助社区给非遗带头人提供更多支持,目标落地5个传承工作站,打造5个依托当地非遗土壤和传承文化的非遗品牌,为当地更多普通的非遗传承人提供非遗就业机会,实实在在地助力非遗活化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