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举办,全区14个地市的非遗工作者齐聚一堂。
2020广西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现场。(摄影:郭凯倩)
会议总结了上半年以来广西非遗工作的开展情况,南宁、桂林等5个地级市代表分享了该市在推动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工作中的经验与成果。广西非遗保护中心、广西群众艺术馆也对广西非遗工作开展提出建议。
今年疫情爆发以后,全区非遗工作者第一时间投入到抗击新冠疫情的工作中,利用非遗的形式开展防控宣传。其间,全区非遗传承人组织创作了453件形式多样、民众喜闻乐见的抗疫作品,广泛传播抗疫知识的同时也鼓舞抗疫士气,致敬英雄,传播正能量。这些作品涉及侗族琵琶歌、侗族多耶、仫佬族剪纸等非遗项目,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10大类别,展现了非遗传承人和非遗工作者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斗志和必胜信念。
疫情平稳后,广西文化和旅游厅积极组织各地开展非遗复工复产工作。“三月三”期间,各地开展了“壮族三月三·桂风壮韵浓”系列文化活动,通过歌王斗歌—“抖音”线上歌圩、舌尖记忆—传统美食展示、指尖技艺—传统工艺展示、“多彩印记”—博物馆、图书馆等线上游活动,以全新的形式和创意,打造别样“云”端民族文化大餐。配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广西文旅厅以“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为主题,举办2020年广西“非遗购物节”,为人们带来一场非遗商品的欢购盛宴,让民众在购物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下半年,为进一步推动文旅行业复苏,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广西将在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上作文章。一方面,通过组织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特色旅游商品展、广西工艺美术作品旅游工艺品暨大师精品展和旅游商品大赛等活动推动非遗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开发,打造“广西有礼”品牌。另一方面,积极将非遗传习场所、示范基地等保护工作平台纳入旅游线路,促进非遗主题旅游、非遗研学旅游发展,实现非遗和旅游的共融互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