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西北五省(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青海省“花儿”研究学会承办的“花儿”保护传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在西宁召开。
座谈会邀请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等专家及西北五省(区)“花儿”专家、学者、传承人、文旅部门非遗管理者、项目保护单位负责同志约40人围绕“花儿”保护传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结合近年来各省(区)“花儿”保护传承实践经验与新形势下探索“花儿”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方法路径,共商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良策。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吕霞参加座谈。
座谈会认为,青海省政府高度重视花儿的保护传承发展工作,从政策、资金、平台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已经形成一个政府主导、学界推动、社会参与、民众传承的花儿保护机制,花儿艺术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态势,形成了“各民族参与保护、保护成果各民族共享”的保护传承良好氛围,“花儿”已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成为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挑战,青海在花儿保护传承上担负着特殊的责任。
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紧紧抓住当前建设现代化新青海有利时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在花儿的调查、保存、保护、传承、传播、研究、宣传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充分发挥民众在花儿保护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青海花儿保护的新机制,推动青海花儿保护再上新台阶。同时,希望以“花”为媒,携手并进,加强西北五省(区)区域协作与联动,共同提升花儿品牌的影响力,让这朵在大西北盛开的民间艺术之花更加绚丽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