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2025年美陶湾“二月二,龙抬头”开龙窑添柴加薪“游朱紫·大红大紫”岭南民俗活动在广东佛山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举行。本次活动将“大红大紫”好意头贯穿到全天活动各环节,通过开龙窑、特色巡游、复古市集、趣味游园、朱紫“三太”文化体验等形式,以美陶湾“日与夜”为线索,实现从白天到夜晚精彩不断,推动美陶湾全域文旅生态向全时、全景、全新深度融合,助力禅城打造最岭南、最潮流的文化中心。
当天,2025年美陶湾“二月二,龙抬头”系列活动——“开龙窑·添柴加薪”活动在南风古灶龙窑广场举行。系列活动通过开窑祈福、窑宝展示、龙窑柴烧市集、“添柴加薪”体验等环节,再现了500年龙窑的技艺魅力与祥瑞寓意,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传统文化体验。
南风古灶乙巳蛇年第一窑开窑仪式上,窑门缓缓开启,热浪裹挟着窑宝的余温扑面而来,象征着2025年鸿运当头、事业兴旺。潘柏林、封伟民等陶艺家以“游朱紫大红大紫”为主题举行龙窑柴烧,现场揭晓“窑宝”。出窑的千件龙窑柴烧作品在现场举办的龙窑柴烧市集出售并网络直播。市民游客亲手为龙窑添置柴火,寓意事业蒸蒸日上,也有为生活添财、给头脑添才、工作加薪的好意头。
柒号陶仓园区小柴窑也于3月1日开窑,并举行集物志柴烧市集。众多主理人在“集物至”市集现场制作蜡烛、藤编、摄影、茶果子、掐丝珐琅、香云纱耳饰、盆景等人气手作活动。活动现场新增了黏土制作、品茶体验和“亢龙有悔”“陶土基因库”“诗歌走进柒号仓”等互动活动,更有柴烧、拉坯比赛等多元艺术形式。
当晚,巡游启动仪式和特色巡游将“二月二龙抬头”系列活动推向高潮。巡游方阵火炬手将从南风古灶取窑火出发,沿着南风古灶、高庙路、跃进路、石湾酒厂等主要节点进行巡游,沿途还有定点龙狮表演、非遗方阵展演和打卡装置,让百年窑火传递到美陶湾中心区域的每个路段。
朱紫街自明清时期起便因手工业兴旺、商贾云集、文人荟萃而闻名。“游朱紫·大红大紫”岭南民俗活动是以石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底色,复刻朱紫街的“三太文化”,营造宋式市井生活的烟火气与雅致风韵,承载着佛山人对事业腾飞、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景。今年的“游朱紫”不仅延续了“游朱紫·大红大紫”的民俗文化内核,更创新推出“接龙气、摸九子、拜吉星、过金斗”“五路财神聚福”等祈福打卡和互动游戏,并开放“乐酒肆”“孖仔阁”等集美食和特色文化为一体的场所,以民俗文化为纽带,让千年朱紫街焕发时代新辉。
佛山民俗专家余婉韶介绍,朱紫街最早出现在宋朝,清朝道光十年(1830年),陈太吉酒庄在此开张,逐渐让此街繁荣兴盛,更聚集了茶楼、商铺、酒肆等,名噪一时。这条200多米的街巷,有闻名在外的“三太”,即陈太吉酒庄、太元茶楼和太平夜粥。当时石湾的工人习惯早上到太元茶楼饮茶,随后到酒庄工作,晚上在太平夜粥店吃夜宵,享受一天的“三太”生活,是人生中最大的乐事。可以说,石湾的产业精华都浓缩在这条街上,同时呈现丰富多彩的市井文化、陶艺文化和饮食文化。朱紫街从早到晚都人气鼎盛,反映了其社会历史地位。随着历史变迁,朱紫街更名为太平街,缩短至100多米,后来成为了广东石湾酒厂厂区内的主干道。广东石湾酒厂集团于2014年底启动朱紫街复原工程,在尽量少改动原有混凝土厂房建筑的基础上,委托广州美术学院进行设计,重点恢复清末的民居建筑风格,添加具有岭南特色建筑元素,如镬耳墙、山墙、砖雕等,复原120米的岭南商业大街,原汁原味地重现当年朱紫街的繁盛。
为了助力禅城文旅与产业相互赋能引流,石湾酒厂将借此机会,常态化对外开放朱紫街,发布石湾玉冰烧和故宫博物院联名的文创酒,并在活动当天正式开业江畔新开橱窗式“195小酒馆”,在朱紫街开设“乐酒肆”空间,引入10种玉冰烧美食,宣传美酒、美食、非遗、“三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