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23 星期六 农历七月初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首页
资讯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两会特刊】安徽省黄山市委书记凌云代表:推进徽文化创造性转化
2022.03.07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安徽省黄山市委书记凌云代表说,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徽州,孕育了灿烂的徽文化。看到马头墙人们就会想到徽州,看到花格窗就会想到“梦里老家”。
查看更多
【两会特刊】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花鼓戏保护中心副主任杜美霜代表:扩大文化供给 打响文化品牌
2022.03.07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作为一名花鼓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把明快、活泼的花鼓艺术传递给更多人,是我一生的追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花鼓戏保护中心副主任杜美霜代...
查看更多
【两会特刊】晋剧表演艺术家栗桂莲委员:加强地方戏曲保护传承力度
2022.03.07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如何让地方戏曲更好传承下去,是晋剧表演艺术家栗桂莲委员近年来思考最多的问题。她说:“作为戏曲工作者,目前,我们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传统戏曲艺术传承下去。我要为晋剧艺术的传承尽最大的努力。”
查看更多
节气里 识农事 丨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2022.03.04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查看更多
【两会观察】不止于传统守望者,非遗刺绣如何破圈“秀”出来?
2022.03.04
手工刺绣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技艺。如今,随着中国不断掀起一轮又一轮“国潮热”,传统手工刺绣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全国两会前夕,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为刺绣如何“破圈”发声,强调刺绣传承人不能止步于传统文化守望者,应通过产业化使古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查看更多
展现海南历史记忆和文化魅力的一个绝佳窗口——多姿多彩的海南非遗
2022.03.04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经验智慧。即将于3月12日开幕的2022年(第二届)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活动,又一次掀起各界对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的确,除了拥有“黎锦”这样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还拥有黎族三月三节、儋州...
查看更多
海南:非遗“活起来” 文化“火起来” 凝聚力量促文旅高质量发展
2022.03.04
文化成风化人,凝聚力量。近日,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指导组织的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儋州市和庆镇六罗村第37届“村晚”精彩上演。年味十足的“村晚”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愁、乡情,让农村文化广场真正“活起来”,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力量共同推动...
查看更多
【两会特刊】全国人大代表李绍玉:推动非遗政策落地见实效
2022.03.04
非遗扶贫效果突出,在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非遗能发挥哪些作用?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荣玉民族服装厂苗家刺绣技术员李绍玉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遗工坊建设的建议》,得到文化和旅游部快速办复,今年她的关注重点是《关于...
查看更多
【两会特刊】李树建:有幸赶上了豫剧最好的时代
2022.03.04
我从艺45年,当了33年的院团长,演遍了全国31个省区市,出访过29个国家和地区。我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新时期中国豫剧发展的历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豫剧文化得到飞速发展,也是全国文艺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查看更多
【两会特刊】成新湘: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了非遗
2022.03.04
2018年3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第一次走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步入湖南厅的第一眼,我就看到3幅巨幅湘绣作品《毛主席和五十六个民族》《岳阳楼》《张家界》立在厅中,当时我忍不住热泪盈眶。这3幅作品正是14年前我和老师、同伴共同奋战14个月为湖南厅绣制的陈列品。当...
查看更多
1
131
132
133
134
135
46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