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大暑
专题报道
2022.01.17
临近春节,山东省潍坊市的年画市场再度热闹起来。在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附近,经营木版年画10多年的商户刘文丽说:“这几年一个明显的变化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年画以及相关文创产品明显增多了。”她的小店属于代售及代加工店铺,没有自己的加工车间。2021年,她卖出了约...
查看更多
2022.01.17
“天工开画卷,苏作耀古今”,1月8日,非遗题材纪录电影《天工苏作》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特别放映活动,吸引了近500名观众前去观影。放映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15台缂丝机,在影片放映和主创与观众交流后,来自苏州的缂丝师现场指导观众实操体验,感受苏州传统缂丝工艺的精妙...
查看更多
2022.01.11
《“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强调,要坚持依法科学保护。要健全非遗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全面落实法定职责,明确参与各方责任,提高社区和民众的非遗保护主体意识。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分类保护,精准施策,精确管理。本报将持续关注非遗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解读各地...
查看更多
2022.01.11
“土家幺妹儿乖又乖,甜甜滴酒窝儿嘛逗人爱,土家那个幺妹是乖又乖呀。”在欢快的唢呐声中,一首《幺妹住在十三寨》的土家族民歌引来现场观众的掌声。
查看更多
2022.01.11
1月10日是农历腊月初八。一整天的时间里,山东省潍坊市各级公共文化旅游场所推出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体验活动,从传统腊八粥的熬制、二十四节气主题讲座,到腊八相关民间技艺展示等,受到群众好评。潍坊市临朐县中学教师何超盈说:“近些年,关于民俗文化的展示越来越多,我们能深...
查看更多
2022.01.11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颁奖花束,采用的并不是鲜切花,而是手工绒线编结的花束,寓意着温暖、祥和,同时践行了可持续的理念,能够永久保存。而这种工艺,是上海市的一项非遗技艺,最近,记者探访了正在赶制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的编织团队,一朵朵美丽又永不凋谢的绒线花...
查看更多
2022.01.10
这首流传甚广的民间歌谣,诠释着孩童们对过年的无限期盼。一碗碗香甜的腊八粥,像是报信的信使一样,预示着年关将至,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查看更多
2022.01.10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九曲黄河在山东入海,润泽了齐鲁大地,哺育了齐鲁儿女,孕育了齐鲁文化,塑造了山东人的精神品格。山东黄河流域文化旅游资源富集,拥有世界遗产4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1处,泰山、曲阜“三孔”、“天下第一泉”等景区...
查看更多
2022.01.07
2021年是河南省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河南省非遗保护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加强体系建设,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为总结2021年河南非遗保护工作成效,进一步推动非遗保护科学化发展,我们梳理了2021年...
查看更多
2022.01.05
据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4日消息,日前,该厅完成青海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调查显示,青海省市(州)级和县(区)级非遗项目为补充的四级名录体系基本建立,项目涵盖非遗十大门类,总体布局较为合理,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占90%以上。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