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专题报道
2017.06.09
小学生表演西安鼓乐 摄影:尚洪涛大学生参观非遗剪纸展 摄影:尚洪涛非遗传人为蓝田群众表演西安鼓乐 摄影:尚洪涛非遗传人在高校表演红拳 摄影:尚洪涛非遗项目受到农村群众欢迎 摄影:尚洪涛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上升至国家层面的重点保护项目,从今年起进入第12个年头...
查看更多
2017.06.08
 王星记扇子厂的工人们正在制作扇面 丰同裕染坊的蓝印花布产品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黄杨木雕专业班的学生正在学习雕刻 薛  帅  摄吕雄心正在制作木构件   传统工艺如何融...
查看更多
2017.06.08
湖南开展非遗体验活动湖北“画说非遗”活动即将展出的水墨漫画作品国家图书馆纪录片展映活动的纪录片海报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文化部的组织下,全国各省区市和各相关单位,包括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参与高校等,都将围绕“非遗保护...
查看更多
2017.06.08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其中的非遗活动的主题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非遗资源荟萃的首都北京,推出了内容丰富的民俗展演、非遗展示、手工艺体验等活动,向大众普及非遗知识,宣传多年来北京非遗保护成果,推介非遗发展创新的经验。&nb...
查看更多
2017.06.08
“锦绣中华——2017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中的苏绣精品展(摄影:卢旭)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主题: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口号:传承非遗——在生活...
查看更多
2017.06.07
为维护非遗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自2007年以来,我国先后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探索在非遗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这是我国非遗保护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实践。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求“见人见物见生活”,各地需要经...
查看更多
2017.06.07
  自2001年昆曲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16个年头,成为新时期我国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深受广大群众拥护支持、各级政府重视的一项民生工程。    ...
查看更多
2017.06.07
  自2007年以来,文化部先后批准设立了闽南、徽州、热贡等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涉及17个省区市。参照这一理念和做法,各省区市也设立了特色鲜明的14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有利于在非遗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区域...
查看更多
2017.06.06
  2006年,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遗产日”。2016年,国务院将之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各地纷纷安排计划、推出活动,迎接遗产日的到来,推动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
查看更多
2017.06.05
三灶鹤舞、定家湾茶果、三灶编织……这些一度散落在金湾民间的记忆,在各方的齐心呵护下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非遗保护项目,传承着民族文化。有专家提出,活态传承才能让非遗“长生不老”。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金湾区宣布一个重要信息,将与高校合作,把非遗项目变成产...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