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首页
资讯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南风原头吹百草——二十四节气之小满
2017.05.22
水彩画《小满》(作者:李大嘴)节气概说每年5月20日至22日,太阳到达黄经60°时,是二十四节气之小满节气的开始,今年的小满时间是2017年5月21日(农历丁酉年四月廿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小满的含义即夏熟作物的...
查看更多
“80后”非遗传承人的探索之旅“非遗进清华”研修成果展亮相佛山,传统工艺尽显青春魅力
2017.05.18
3D打印也能制作出花纹繁复、雕刻细腻的佛山狮头?彩灯与陶艺、木版年画与南海藤编跨界混搭又会是什么样的效果?日前在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开幕的“青春非遗,多彩佛山——‘非遗进清华’第五期研修班结业成果展”与公众见面,展品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工艺的想象。本次活动由清...
查看更多
非遗老了,我却不愿他离去--从文博会看非遗传人的困境与希望
2017.05.17
当神话故事搭上5D技术,以强烈的艺术效果震撼人心时;当传统出版物借助有声阅读APP,呈现全新的阅读方式时;当课堂教学、景区展示通过VR呈现,变得唾手可及时……还有一批传统的古老工艺,只能靠一针一线、一笔一画、一捏一揉的手工劳动创造而成。 女书习俗、黄梅挑花...
查看更多
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南京开幕继承传统 勇于创新 好戏连台 深入推广
2017.05.17
南京城墙上京剧节大幅海报引人注目 杜文双 摄 初夏的南京沉浸在浓浓的京剧氛围里,5月11日开幕的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让南京城的老百姓过足了戏瘾,观众们走进剧场欣赏60余场精彩演出...
查看更多
最重要的是让非遗“活起来”
2017.05.17
“有外国人问我要把手艺传给谁,我想传给女儿啊,如果有人想学,我也愿意免费教给他们的。”乌泥泾最后一代“织布娘”、黄道婆的传人、国家级非遗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传承人康新琴的话,代表了所有海派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心声。 《上海市非遗保护条例》实施一年来,市文广局...
查看更多
在深圳,发现国家级非遗马尾绣
2017.05.16
马尾绣品具有浮雕的感觉(资料图片)马尾绣鞋子,让古老技艺深入当代人生活的典型例子(资料图片)深职院“马尾绣创意”工作室制作的马尾绣嫁衣(资料图片) “马尾绣”,顾名思义“以马尾织成的绣品”。因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曾丽和刘兴邦的“发现”,这项首批国家级非物...
查看更多
绽放于蒙古族呼麦传承中的“女人花”
2017.05.16
“我也见过很优秀的女呼麦手。但的确,相比于男呼麦手,女呼麦手还是太少了。”内蒙古艺术学院是世界上除蒙古国之外唯一开设呼麦本科专业的高校。麦拉苏是该校的马头琴及呼麦教师。麦拉苏告诉记者,内蒙古艺术学院自呼麦本科专业首次对外招生以来,截至目前只有一名女学生,她今年...
查看更多
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综述:“文化+”步入深水区 “一带一路”助力中外交流
2017.05.16
为期5天的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15日落下帷幕。在本届文博会上,各种“文化+”新业态呈现出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的趋势。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渠道更加丰富,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 “文化+”新业态发展步入深水...
查看更多
新国戏的“戏梦江湖”
2017.05.15
新国戏推出的新剧目深受年轻观众喜爱 北京新国戏文化创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国戏”)掌门人吕固亮的戏曲梦想是这样的:让戏曲真正回到舞台,不搞大型舞美,用中国最传统的一桌二椅,靠剧目和表演来吸引观众;让戏曲真正面对市场,以每一场...
查看更多
非遗助力博物馆的创新思维
2017.05.15
观众现场观看云锦织造表演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博物馆,为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平台。博物馆长期以来对于物质形态藏品的研究与利用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制度与方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本身的特性,需要依托行为人自身而存在,并通过技艺、声音等载...
查看更多
1
302
303
304
305
306
45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