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03   星期三   农历七月十二   
专题报道
2011.10.20
一位85岁民间木版年画传承人的“下一个5年规划”   2011年10月14日晚间,85岁高龄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洛书老人向记者描述着他的下一个5年规划:专心做以《水浒传》、《西游记》等四大名著作品为题材的木版年画。让更多构...
查看更多
2011.10.17
古法宣纸生产的喜与忧朱建胜(左)和掌帘师傅在捞纸  2011年10月2日,安徽省泾县。一场新雨后,小城被洗涤得异常干净。距县城20分钟车程,“中国宣纸文化园”里游人如织,体验着古法宣纸的制作与生产过程。  文化园位于榔桥镇乌溪村,集古法...
查看更多
2011.10.14
和盲艺人一起挽留绝唱贤孝艺人王月在公园为群众进行贤孝表演    在我国民歌集成中,贤孝是最富人情的民间音乐之一,作为盲人曾经的一种谋生手段,贤孝一面世便以深沉的悯人情怀受到人们推崇。贤孝是起源于甘肃临夏地区的一种传统说唱...
查看更多
2011.10.10
中国“非遗”项目面临传承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达近87万项  我国从5年前引入“非遗”概念,短短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达近87万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约1400个...
查看更多
2011.10.08
保安语逐渐流失 保安族文化传承发展难度大  在中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甘肃积石山县,如今的保安族年轻人中会说本族语言的越来越少,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多地倾向于用汉语交流。  “保安族人数少,全部用保安话是不现实的。只有在节日等特定场合才会使用保安话,穿保...
查看更多
2011.10.08
鲁南:即将消失的石板房  石板房是以石块或石条砌垒成墙,以石板或石片盖顶而建成的房屋,人们把这些房屋俗称为“石板房”。  石板房是山东鲁南山区先民们的一项创造,当地先辈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把漫山遍地的石头和石板修造成一幢幢具有地方特色...
查看更多
2011.10.08
重阳 菊酒醇 茱萸香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九月是一年中的黄金时节,“九九艳阳天”,云淡风轻,秋高气爽,又正值丰收季节,橘红橙黄,金桂飘香。古人在重阳节喜欢结伴郊游、赏菊品糕、遍插茱萸、赋诗饮酒。现代社会,人们赋予重阳节新的内涵...
查看更多
2011.10.08
被称为"活化石"的昌化江黎族制陶工艺村民一直还在使用的自制陶器  昌化江横贯海南岛中西部,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古老的海南黎族文明。在昌化江畔,一些黎族村庄的妇女至今仍保留着世代传承被考古界称为制陶史上的“活化石”的古老制陶工艺,真实地折...
查看更多
2011.09.27
非遗,在文化的春天里绽放 ——广东把非遗保护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第七届文博会的一大亮点。首次设立的非遗馆,占地7500平方米,以“传承、技艺、产品、保护”为主题,重点展示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以及非遗保护成果,吸引了来...
查看更多
2011.09.27
建筑中的徽州文化  文/刘托  中国的传统民居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和展示民间艺术宝藏的智库,这是由于民居建筑虽经千百年的传承演替,但历史的文化脉落从未间断;民居文化记录着社会变迁、家族兴衰、风土习俗,包裹着富有特色的建筑、雕刻、装饰艺术,演绎着活态的市...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