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7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十四   
专题报道
2023.01.10
2022年12月31日,著名木偶雕刻艺术家,徐家木偶第六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漳州木偶艺术大师徐竹初因年迈去世,享年85岁。徐竹初不幸离世后,社会各界人士送来花圈进行吊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发来唁电表示哀悼。
查看更多
2023.01.10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委、省政府历届领导强调,要将传承中华文明摆在突出位置,使之成为共同富裕新征程中的重要内容和精神支撑,为浙江...
查看更多
2023.01.10
2022四川非遗年度人物暨优秀保护案例评选活动29日在成都落幕,分别颁出10位非遗年度人物和4个类别的非遗保护案例,为我们勾勒出四川非遗保护传承生机勃勃的实践。在传统印象中,非遗急需政府投入、生存岌岌可危、与时代存在脱轨,但近年来,四川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涌现出一...
查看更多
2023.01.09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
查看更多
2023.01.09
在四川崇州道明竹艺村,国家级非遗项目道明竹编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融合建造的“竹里”,持续带动大批游客前往打卡;在南京,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的秦淮灯会在跨年夜“亮灯”,无数游人共赏“火树银花”盛景;一阕昆曲悠扬婉转,一场皮影趣味横生,绚丽的彝族刺绣,精致的木刻版画...
查看更多
2023.01.06
成熟发达的传统制茶技艺及其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近日,中国茶再次惊艳世界,“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涉及我国15个省(区...
查看更多
2023.01.05
茂腔是广泛流传于山东青岛、潍坊、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剧种,在200多年传承衍化中,形成了“四大京、八大记”等传统代表剧目,在城乡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几年,随着生产发展和生活变迁,一批茂腔新作不断涌现,拓展了剧种选题领域,展现了新时代新风貌。同时,如何处理好舞台...
查看更多
2023.01.05
小寒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意味天气寒冷,但未到极点,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从民谚...
查看更多
2023.01.05
小寒,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查看更多
2023.01.04
明亮宽敞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大厅中,一棵高大的不锈钢“树”引得不少观众驻足观看。艺术家刘恒甫的雕塑《中华福树》线条流畅简约,将中国传统绘画中树的造型立体化、当代化。这棵枝干互联、硕果累累的中华福树,展现着顶天立地、生生不息的精神,寓意向心向上...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