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发生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因而称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阳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2017年的雨水时间是2月18日19点31分(农历丁酉年正月廿二)。
雨水三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气候上的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三候指的是:一候獭祭鱼——水獭开始捕鱼,它们将鱼摆在岸边的样子如同先祭后食;二候鸿雁来——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三候草木萌动——草木随着大地中阳气的升腾开始发出嫩芽。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也是有节气特征的,雨水三候对应的花信是“一候菜花,二候棠棣,三候李花”。
农事农谚
雨水节气也是从“七九”到“九九”的15天,“七九冰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这意味着除了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部分地区仍是寒冬之外,其他许多地区已是春风化雨、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
雨水节气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正所谓“春雨贵如油”。而大小麦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是最需要肥料、最怕水的时期,有“尺麦怕寸水”之说。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需及时春灌。
淮河以南地区,则以加强中耕锄地为主,同时清沟沥水,以防春雨过多,导致湿害烂根。俗话说:“麦浇芽,菜浇花”。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始,需注意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南方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气候上的春天,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湿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需要特别注意预防。
天气冷暖、风霜雨雪关乎农事,有关雨水的谚语主要是预测天气,以利农事安排,如“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雨水东风起,伏天必有雨”等。此时的天气特点对越冬作物生长也有很大影响,俗话说“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节气习俗
“雨水节,回娘家”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汉族节日习俗。到了雨水节气,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拉保保”也是四川一些地区的习俗。旧时人们为儿女求神问卦,看自己的儿女好不好养,更怕独子夭折,一定要拜个干爹(即“保保”),找算命先生按孩子的生辰年月日时,算算相合相克的关系。如果缺木,拜干爹取名字时就要带木字,以保儿子长命百岁。此举年复一年,传承至今,意取雨露滋润、保护生长之意,也有不择时间地点“拜拉路干爹”、“上门拜干爹”者。此时的寺院山门前或道路上人流如潮,巫卜星相、流动商贩、善男信女、大家闺秀、公子村姑,三五成群、热闹非常。要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竹篮,带着孩子在人群中找准干爹对象。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有常识,就拉一个知书识礼的文人作干爹。如果孩子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作干爹。一旦有人被拉着当“干爹”,大都爽快应允,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信任,也是双方联络感情,共同关心子女成长、祝福美好生活的体现。
节气养生
雨水节气,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变化多端,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正是人们常说的“春捂”的时候。这是古人根据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衣方面的养生原则。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但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可能发生“倒春寒”,此时人体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较弱,易感邪而致病,因而不必急于去厚穿单,仍需注意保暖。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需要注意个人保健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等流行疾病的发生。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对老年人和儿童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特别是温度骤然下降的时候,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儿童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春季肝气旺盛,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同时保持肝气调和顺畅,饮食上需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需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雨水前后须注意切勿受凉,少食生冷之物。此时气候仍较阴冷,还可以适当地进补,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蜂蜜、大枣、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
相关诗词
如果说立春是春天的序曲,就让我们在有关雨水的诗词浸润中聆听春的奏鸣曲吧!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初春小雨》【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雨》【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谒金门》【五代】韦庄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云淡水平烟树族,寸心千里目。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春寒》【元末明初】王冕
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
湿气连山暗,孤梅近竹低。
林空饥鸟集,城冷野狐啼。
回首关河道,风尘道路迷。
《减字木兰花》【元末明初】刘辰翁
无灯可看。雨水从教正月半。
探茧推盘。探得千秋字字看。
铜驼故老。说著宣和似天宝。
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七绝·雨水》【元末明初】刘辰翁
殆尽冬寒柳罩烟,熏风瑞气满山川。
天将化雨舒清景,萌动生机待绿田。
(文字、图片整理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