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21   星期二   农历四月十四   
西藏林芝打破传统非遗保护模式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陈诗悦 创建时间:2014-09-29 14:38:00

珞巴族妇女在织布。

   在西藏林芝地区朗县烈村一条公路边一间不大的作坊内,旧式的炉灶上烧着一只传统铁锅,33岁的朗县姑娘加里正不时用筷子捣弄着锅里煮着的纸浆。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从刮剥树皮、煮浆捣料、模具抄纸到烘培抛光,很难想象,正是这间30平方米左右的小作坊、3个人,让古老的金东藏纸重新散发出生命力。而这里,只是“西藏林芝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6个示范点的其中之一,这一由林芝地区委员会、林芝地区行政公署主持,林芝地区文广局、旅游局协助的项目,旨在打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保护模式,尝试传承与发展并举,以实现工艺文化与生活行为的整体保存。

  拒绝将非遗做成旅游产品

  地处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地区既有如江南一般的山水风景,亦有充满藏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最初林芝文广局希望能够请设计师为本地区设计一些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不过当设计师盖宏瑞和文化人类学者谷泉受邀到这里进行了考察后,却一致认为应该改变过去对非遗项目大量投入被动保护的情况,而是主动恢复和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谷泉在谈到这一点时十分坚定,“我反对任何东西做成旅游产品,因为旅游产品只是消费一些符号化的东西,却对真正的文化推进毫无裨益。”

  林芝地区现在拥有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自治区级3个、县级22个,但传承人确认的不规范化、技艺用料的粗糙化正在将人们越来越推离传统的技艺。自2012年起,专家组开始对林芝地区的非遗项目点进行考察和评估,并拓展了其中几个项目点。谷泉负责把握工艺思想的文化方向,而盖宏瑞则专注指导设计。谷泉坦言这两年出入林芝的大山小村,几乎把他这辈子的苦都吃尽了。在考察墨脱竹器工艺时,尚未通车的道路只能每次徒步单程四个小时方能抵达;在朋仁曲德寺藏香工坊,由于语言不通,几经努力花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才基本弄清了僧人们各自做香互不公开秘方的基本情况。两年里,盖宏瑞呆在北京家中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不到,其余都在林芝与这些手工艺人一起度过。

  谷泉特别指出,此次的项目叫做传承与发展而非保护与发展,是因为需要保护的文化是弱势的,而藏族的文化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抗争而产生的,是强势的,不应被“保护”或是消融,而应被传承。

  提高品质让非遗实现真正价值

  盖宏瑞坦言,她做的最辛苦的一个项目点就是金东藏纸。据资料记载,藏纸在西藏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金东藏纸因其产地旧称金东宗而得名。这种纸依托于高原独有的吉薪树,又得到雅鲁藏布江水的滋养,经过繁复的十多道手工工艺,即使是在精于造纸的西藏也是数一数二的,当地人告诉早报记者,金东藏纸早些时候“只要盖个章就可以直接作为纸币发行”,足见其质量之上乘。

  但是随着原有造纸工坊的停工和老一辈工艺人的离世,这一工艺正在趋于消亡。2012年盖宏瑞遇到33岁的传承人加里时,她一个人辗转江西、拉萨到处学习造纸的工艺,可是自己辛苦做出来的纸,拿到拉萨定价8元都没有销路,人们不明白一张纸怎么可以卖到这么贵。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加里恢复最古老的金东藏纸的品质。”于是专家组在村子里找到年过80的老工艺人巴吉,老太太已经双目失明,只能用口述的方式讲述工艺的流程。盖宏瑞和她的团队将录音整理下来教给加里,她便据此重新改造自己原先的做纸方式,反复摸索。扎西洛布告诉早报记者他最感动的一点就是,加里每次都会拿做好的纸去给巴吉师傅,眼不能见的老人会如抚摸珍宝似的来回触摸以确定手感,再仔细倾听纸张撕扯时的声音,评判加里所做的纸是否符合传统品质。这样反复多次,加里终于能手工抄出任意大小毛边的纸,在两代人的努力下,金东藏纸的工艺免于失传,也就有了最初我们见到的那间小作坊。

  解决了藏纸工艺的品质问题,如何找到这种纸张的生存空间的问题就被提上日程。盖宏瑞为加里设定了两种规格大小,未来将作为铜版画、高级书签甚至是名画复制品的用纸。因为周围吉薪树的植被并不丰富,造纸工序又是细致而漫长的过程,专家组严格限定每年只能砍伐300斤的原料进行生产以确保资源的再循环。

  尽管辛苦,金东藏纸却是谷泉认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非遗项目点,“我们严格控制了质量与产量与环境的比例关系,不盲目发展。而设计师参与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制作,也让古老技艺和现代生活发生了关系。”

  将设计隐藏在文化背后

  全国人数最少的民族珞巴族仅有不到3000人口,其特色的织布技术不依靠落地的纺织机,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发生,且织出的布紧致细密,以前是专门作为传统民族服饰的用料。2012年谷泉来到珞巴的一个聚集地时看到正在织布的妇女已经舍弃了天然的羊毛而在街上买劣质的化纤材料,他认为这么好的手工艺要谈传承首先要恢复,恢复到最高的品质。

  为了解决原料问题,盖宏瑞将注意力投向了位于八一镇的毛纺厂。这里曾是上世纪60年代内地援藏的最大项目,曾经辉煌的厂房在90年代废弃,转让给了其他公司,但原来的老机器很多还能运转如故,盖宏瑞想将这里作为原料供应的基地。在多方协调下,许多纺织女工被请回毛纺厂工作,5间厂房被改造一新,“歇息”了20年的和毛机、梳纺机也重新隆隆作响。

  另一方面,盖宏瑞和原毛纺厂的陈厂长一起实验,以全植物染料染了16种颜色,将其交给珞巴织布的传承人和传习人自己搭配织布。“我当时真的被惊呆了!她们的配色非常大胆,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绝不敢这样搭配。而且到现在为止我已经设计了五六百件小东西了,她们的纹样、配色没有一件是重复的。”盖宏瑞坦言正是交织于纵横线条间的鲜活文化给了她设计的灵感。谷泉也认为设计师应该退到背后,提供好的平台和原料,让老百姓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理解去自主发展。

  “造血细胞”未来路还长

  到今年年初为止,“西藏林芝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一期工程改造已宣告完成,人员、设施配备齐整,传承、设计和生产初步形成规模,已能保证各非遗项目点传统工艺技艺的高品质传承,也推出了一批拥有浓郁藏区文化气质,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文化生活产品。但之后的路该怎样走,非遗项目点能否脱离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扶持自己造血存活,也是其作为示范点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所谓的创意文化产业,支撑创意的是哪一部分工作,现在的基础平台搭建好以后,能否直接处理订单,能否让设计师直接对接,就是我接下来要考虑的。”为此盖宏瑞又辟出750平方米的空间设置染整实验室,作为面料和染色的研发中心,让年轻的设计师在这里升级传统面料、提炼高级无纺布,甚至是研究现代材料和印染工艺,使其成为真正的造血工坊,为生产提供各种可能性。另外匹配的出版社和展示空间也在筹划中。紧挨318国道有近千平方米木结构墙体的老厂区以后将改建为两个展览馆,未来设计师们可以在这里进行产品的发布,也可以陈列染整实验室的成果,甚至可以每月开放固定时间作为小朋友们的课外教室,教他们认识身边的植物都可以提炼染料,不断拓展工艺的可能性。

  盖宏瑞坦言还有至少60%-70%的工作要做,管理体系的建立,投入商业后的技术支持,这些才是真正的考验。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