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9   星期日   农历四月十二   
不让文化基因变成转基因 非遗生产性保护重在传承文脉
作者:谌 强 创建时间:2012-04-16 09:10:00



不让文化基因变成转基因
 

非遗生产性保护重在传承文脉


谌 强

 

    重视手工技艺生产的精神性

    在当今不断深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传承、发展和生产性保护的政策支持,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非遗保护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代表性传承人、工艺大师、国家级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单位以及各地文化政府主管部门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认为,手工技艺所生产出来的宝贵产品和这些丰富的民间技艺,体现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对全人类的特殊贡献,其中都蕴含着独创性,如果只是将这些手工技艺所生产出来的宝贵产品看作工艺品,也许就把这些工艺品看低了,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这些产品所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也就是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符号体系,所以需要更进一步改变我们对这些项目的观念。虽然它们也有商品的某些特征,但它们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是非物质性的,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展现。

    刘魁立说,这些手工技艺精品在多数情况下,既有物质生产的表现,同时也有精神生产的一面,我们应该看到,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层面,因为那些绘画,那些瓷器上的装饰、图案,都代表着我们传统的中华文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是一般的商品,其中凝聚着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人祖祖辈辈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那种传统,而这个传统是根,会成为我们今后发展民族文化的一个基础。

    谈及这些手工技艺精品在生产性保护中如何传承和发展时,刘魁立以一位湘西做纸扎的老师傅的实例来说明他的感受。这位老师傅说自己虽然辛苦,自己去选竹子,自己来做纸扎用的纸,手已经磨得很粗糙,很辛苦,但老师傅说,我不能把湘西的纸扎这样一个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技艺放弃,在我这里丧失了。刘魁立说,这位老师傅的想法就不是一个商家的观念,不是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方面的、商品方面的观念,而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传承人的观念,是一个文化人的观念。

   不能让文化基因变成转基因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周小璞对此深有同感。她说,今年元宵节期间在北京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很有意义,这次大展不仅展出了琳琅满目的、精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生产出来的产品,还生动展现了传承人精湛的、高超的技艺和人类非凡的创造力,特别是国家级生产性保护基地在生产性保护方面更是取得了突出成绩。

    周小璞说,令人非常欣喜的是,这次大展上,在国家级传承人、省级传承人展现精湛技艺的同时,还活跃着很多年轻的身影,这些国家级传承人、省级传承人的徒弟和助手,生动体现了非遗保护的一个成果——前些年举办这类展览时,还常常能感受到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无人、后继乏人,处于濒危的状态,经过近几年大家共同的努力,可以说,这种状况已经得到了缓解,甚至有一些还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一些年轻人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传承的队伍,在承继着传承人精湛的技艺和精神,这个成果是非常可喜的。

    谈及在生产性保护中如何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生产性保护和发展生产的关系,周小璞说,生产出来的产品要有社会需求,否则保护工作也不能持续得很久,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的传承。有一个传承人说得非常好,他说作为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其责任不仅仅是把自己的这门手艺传给徒弟、传给后人,更重要的责任是在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觉得,如果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的核心的文化这种基因改变了,传给后人的就成了转基因的东西了,不是体现根与魂的东西。这是我们应该清醒的。

    周小璞说,诚然,确实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成为文化产业,而且也有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发展得很好,不仅社会效益好,也坚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而且对社会做出了很好的贡献。周小璞强调,但是其中应该是两个平台,因为,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要坚守《非遗法》确定的保护原则,坚持真实性、整体性、传承性,要坚持传承下来的核心技艺,另一方面,还要把这些技艺传承给后人,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在另一个平台上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可以追求更好地来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这两个方面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把传统的东西丢掉了,把核心的东西丢掉了,即使做得也不错,则是另外一个东西了,而改变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生产性保护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同时要积极地推动它走向社会,为当代人服务。

   传承人有责任有创新有梦想

    景泰蓝创始人、国家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说,作为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的基地,景泰蓝在五十多年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中,从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很大贡献,到新世纪以来得到了更好发展。我们现在的四位景泰蓝大师以及北京的大师,组成了一个高级技师队伍,这些年来,在景泰蓝事业上不断挖掘、抢救,在传承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保证材料的真实性、传统技艺的手工性方面不断深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景泰蓝得到了专家们认可,也是对我们这些年工作的一个肯定。现在,景泰蓝的品种、造型、颜色以及整体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都有很大创新,但是,没有离开景泰蓝技艺的传统流程,我们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景泰蓝的技艺流程,与室外文化景观相结合,让大家更好地去体会、去接受,这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王自勇是一位内画传承人的助手,他说,内画坚持着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紧紧围绕着传统技艺的根基和灵魂去发展,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培养了几千个传承人,壮大了传承人队伍,还在工具、题材、载体等方面不断创新,在传统基础上发明了绘画机,以满足市场上销售最好的肖像,包括婚庆、祝寿等等的写实性;在传统题材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之作为高端的产品如不少国礼;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载体上的创新,也为国家的重大活动做出了很多贡献;内画艺术还在传统内画鼻烟壶技术的基础上,走入了高端收藏市场,完全用内画的形式做不同形状的鼻烟壶,全是手工技艺,通过这些不同的创新和方式,保护和传承了内画技艺。

    钧瓷传承人任星航说,烧钧瓷是由宋代开始的,到现在已近千年了,我们家两百多年来一直在做钧瓷,对钧瓷情有独钟,也特别下工夫。任星航认为,传承实际是一种精神、一种觉悟,传承要真实,我们做人也得真实。凡是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人,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承,有很多故事,当然也有无奈和艰辛,但是内心都很丰富,有期待、更有梦想。我希望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个幽静的环境、充裕的时间和优厚的政策,让传承人去尽应尽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很大,但如果整天在事务中忙,也就做不成,应该发挥传承人应有的能力,使之做出应有的贡献,带出应有的队伍,得到有效的保护。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