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夹江竹纸面临衰落危机
作者:2066 创建时间:2009-06-10 12:12:00

夹江竹纸面临衰落危机


    始于唐代的夹江手工造竹纸,在绵延13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曾被钦定为皇室和科考用纸,深受书画大师青睐。2006年,夹江竹纸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文化部授予了夹江县“中国书画纸之乡”称号。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夹江竹纸正逐步走向衰落,如今甚至濒临失传。到底是什么令它难以发展?夹江竹纸出路何在?记者近日走进乐山市夹江县,试图找寻答案。

  现状:现代槽户越来越少

  杨占尧出身于夹江县马村乡金华村传承最久的造纸世家。杨家造纸已历经十代,杨占尧为第九代传人。“这几年槽户(手工造纸者)越来越少了,主要是赚不了多少钱。”谈到如今手工造纸业的发展,杨占尧十分惋惜:“近年来,为提高生产率,槽户纷纷改为蒸锅制浆,结果污染了环境。2004年,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夹江县政府把全县的造纸蒸锅搬到界牌镇青江村,实行集中制浆,统一治污,分户造纸。”杨占尧说,因为运输成本的增加,很多槽户便停产了。

  困境:缺乏市场竞争力

  “长期以来,夹江槽户们没有团结合作的精神,手工造纸也没有形成响亮的品牌,价格一再低落,失去了竞争优势。”槽户石荣生在山东济南销售书画纸多年,对此深有体会,“夹江纸业以小作坊为主,规模小,成本高、产量少缺乏市场竞争力。”石荣生说。

  危机:传统工艺面临失传

  “再过几十年,等我们都不能了,恐怕就没有人懂得手工造纸这门手艺了!”今年64岁的李贤焱曾经是夹江有名的槽户,如今,他却放弃了祖祖辈辈的手艺。“现在一刀(100张)纸只能卖四五十元,很多时候连成本都不够。”李贤焱所在的夹江县中兴镇也是竹纸产量较大的镇,而如今,镇上只有不到10户的槽户还在坚持生产。“手工造纸业成本高、出售难、价格低、花费时间,很多年轻人不喜欢这个传统的东西。”李贤焱无奈地说。

  出路:争创中国名牌

  恢复夹江竹纸昔日的辉煌是杨占尧多年的夙愿。 2006年,杨占尧投资20多万元,兴建了一个“造纸农家乐”,集餐饮、娱乐、参观、体验为一体。刚开始,这个农家乐吸引了不少游客,但随着夹江竹纸的衰落,农家乐的生意也淡了。

  和杨占尧一样,还有许多槽户为传承竹纸传统工艺而努力着。那么,夹江竹纸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夹江书画纸同业商会会长宋秀莲表示,今年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已经将发展夹江“中国书画纸之乡”列入协会工作计划,未来几年内,将帮助夹江书画纸争创中国名牌,或许只有这样,夹江竹纸才有机会再创辉煌。

(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罗开珍)

(编辑: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