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10-14   星期二   农历八月廿三   寒露 寒露
假日旅途邂逅非遗烟火气——重庆黔江:“土陶罐中开满鲜花”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侯文斌 创建时间:2025-10-09 10:46:00

国庆假期,重庆市黔江区武陵水岸灯笼次第亮起,夜色被非遗的烟火气点燃,古老技艺从老街小巷中走出,在秋风中与当代生活撞个满怀。黔江长生桥美学市集第三期“丰收·美学”日前在这里开市。

据了解,长生桥美学市集自今年启动以来,已举办两期。本期以“丰收·美学”为主题,入驻非遗展示、艺术文创、生活美学等70个展位,通过“场景化、互动性、沉浸式”的体验设计,打破传统展销模式,让传统非遗牵手现代美学。在这里,市集不再是简单的卖场,而是主客共享的城市文旅新空间。

市集现场,游客既是观赏者,也能成为美的共建者;非遗产品页成为可触摸、可参与、可带回家的生活艺术。

西兰卡普意为“土花铺盖”,是黔江区土家族女子世代相传的技艺。在长生桥美学市集上,这项千年非遗以全新形式被年轻人接纳。现场不仅有非遗传承人展示精湛的织造技艺,更推出了融合传统纹样的文创产品。当地市民杜飞感叹:“没想到土家族的传统花纹这么时尚,印在手机壳和手提包上竟然这么好看!”非遗元素与现代日用品的结合,让古老技艺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石鸡砣土陶非遗工坊,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亲手揉捏陶土,体验泥土在掌心成形的神奇过程。通过这个活动,孩子知道了家里盛饭菜的碗是怎么来的,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古老技艺中的传统文化。

“土陶杯里奶茶冒泡,土陶罐中开满鲜花。”土陶这一传统器具制作技艺,在市集中也展现出与传统印象不同的一面,“土陶+奶茶”“土陶+花卉”等新组合让非遗进一步融入现代生活。

同时,市集上精心编排的文化展演活动烟火气十足,不仅有非遗专场展演,更有原生态民歌竞演。每晚固定上演的“五谷丰登”农产品走秀,让非遗服饰、农耕文化与当季最具特色的农特产品同台展示,生动演绎“非遗赋能产业,艺术点亮生活”的市集主题,让非遗真正成为贯穿整个假期、激活假日经济的助推力。

据悉,渝厦高铁开通后,黔江区的交通便利性大幅提升,越来越多外地游客为“白垩纪之城”黔江而来,长生桥美学市集也已成为黔江夜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借助国庆、中秋长假,市集进一步延长营业时间,吸引更多游客,总营业额超过200万元。附近商户刘军说:“这几天店里的营业额比平时周末翻了两三番!”

长生桥美学市集从第一期到第三期的实践证明,当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遇,当非遗技艺与市场需求结合,焕发出的不仅是文化魅力,更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力。这种以“非遗+”为核心的美学市集,正成为拉动区域消费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