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在深圳,发现国家级非遗马尾绣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聂灿 实习生 张馨元 创建时间:2017-05-16 14:30:00

马尾绣品具有浮雕的感觉(资料图片)

马尾绣鞋子,让古老技艺深入当代人生活的典型例子(资料图片)

深职院“马尾绣创意”工作室制作的马尾绣嫁衣(资料图片)

  “马尾绣”,顾名思义“以马尾织成的绣品”。因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曾丽和刘兴邦的“发现”,这项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贵州三都“移居”深圳,焕发新的生机。

  近日,一场名为“Essence Exploration源启·探微”的展览在时尚之都米兰拉开帷幕,来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百余件优秀设计作品惊艳亮相米兰设计周。其中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曾丽、刘兴邦的马尾绣作品一经亮相,便收获了多方好评。提起刺绣,人们习惯于将其与名绣故里苏州、四川、湖南或以云南、贵州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地区联系起来。而这一件件精美的具有传统少数民族特征的马尾绣艺术品,竟来自年轻的深圳。人们不禁好奇,马尾绣如何“跋山涉水”来到深圳,并实现艺术的N种可能?作品背后有怎样的故事?昨日,记者来到深职院“马尾绣创意”工作室,不仅与独特的马尾绣打个精彩照面,也与创作者曾丽、刘兴邦畅聊他们与马尾绣之间的渊源,以及对“慢时尚”话题的理解与思考。

  刺绣的活化石

  以马尾织绣而成的艺术品,不仅鲜为人知,更鲜为人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刘兴邦介绍说,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最古老又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进行刺绣。“就观感来说,马尾绣很接近苗绣,但无论从材质的特殊性,工艺的复杂性,抑或是耗时来说,马尾绣可以说是比四大名绣更为独特的一个绣种。因此,马尾绣早在2006年就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

  在采访现场,记者看到一个个精美的马尾绣绣片,绣片上蝴蝶的图案生动立体,十分具有质感。曾丽介绍说,这里运用的马尾线称之为“预制马尾绣花线”,就是图案外轮廓白色的部分。绣线里包的是三到五根马尾,用它来盘绣外轮廓,之后再进行“添绣”,这就使得图案更加丰富而具有立体感。

  对于马尾这种材料的不可替代性,曾丽则表示,以马尾作为原材料具有三个较为明显的好处,一是马尾质地较硬,图案不易变形;二是马尾不易腐败变质,经久耐用;三是马尾上含有油脂成分,利于保养外围缠绕线的光泽。因此马尾作为绣线材料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的。

  从贵州三都到深圳

  谈到与马尾绣的渊源,曾丽难掩对其喜爱,热情地与记者分享了她学习、创作马尾绣的经历。曾丽说:“我是学服装设计专业出身,同时也是服装设计专业的老师。之前市有关部门热情地将贵州三都马尾绣项目介绍给学院,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并组建了专门的研发团队,我有幸成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并参加了对口帮扶活动去到贵州三都。三都是一个水族自治县,有水书、端节、马尾绣这水族三宝。马尾绣不仅与我们的设计对口,更因为它的罕见特别而引起了我的关注。”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机缘,让曾丽接触到了马尾绣。

  在对马尾绣的深入了解中,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合,曾丽意识到,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绣种,是一个独特的具有国际化语言潜质的艺术。曾丽说:“我们说的这个‘Hair embroidery’毛发刺绣,在全世界是非常罕见的。所以,在中国诞生的这门古老技艺,可以对应到一个具有独特性的国际语言之中。”

  马尾绣的N种可能

  马尾绣作为一个独特的绣种,传承至今具有它独特的特征,但曾丽、刘兴邦并没有为传统特征所束缚,而是在继承传统绣法的基础上,将马尾绣与其他艺术作品大胆结合,让马尾绣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来讲述创作者自己的故事。在这次的“米兰设计周”上,曾丽、刘兴邦的马尾绣作品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箱包系列,一个是陶瓷系列。这些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将马尾绣的元素融入到了箱包与陶瓷的设计之中,使得传统的绣片在与其他艺术品的结合中,呈现出一种新奇又和谐的效果。

  谈到创意的缘起,曾丽说:“我们思考最多的是,怎样去实现载体多元化以及载体创新的可能性。在考虑研发路径的时候,把各种可能性罗列在上面,植入到木里面,陶瓷类的,甚至钢铁类的器物当中。”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对于马尾绣可能性的大胆想象,使得她们创作的作品具有专属个人审美的独特魅力。

  “有大有小,各有其美。刘兴邦老师喜欢大气的东西,所以就做了两个大罐。我则做了小物件,例如杯、壶、花插这样三件套来承载马尾绣,没想到效果这么好,现在来看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结合。”曾丽说。

  既是传承,也是革新

  在生活节奏迅速的深圳,马尾绣的出现无疑是十分特别的现象。千年非遗与时尚深圳如何完美起舞?曾丽表示,马尾绣作为一种传统精神的承载,正体现了当代人缺乏的一种特性,“当代人生活速度这么快,多少人会真正沉下心去做这些小的手工艺?”在曾丽看来,把传统的马尾绣融入到现代的都市生活之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革新。”

  这种结合在曾丽看来,不仅给予了深圳人一种“慢时尚”的可能,也为马尾绣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在对马尾绣的传承和发展问题上,曾丽做了许多当下的思考。她认为,传统要与当下结合起来,在现代的语境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扬,“现阶段很多非遗的项目被高度重视,但如何焕发新生命,而不是在博物馆被束之高阁,是我们最需要思考和实践的话题。”

  “实用即是美。作品要日常生活化,而日常生活化下一步就是要产业化。”曾丽向记者展示近期制作的马尾绣创新作品——马尾绣手包,她说:“纯手工的东西,价格很高,难于护理,与当下的生活很难结合到一起,只有这种半产业化的东西,才更容易与大众产生共鸣。”

编辑:黄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