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4   星期三   农历三月十六   
故事故人之勿忘祖先 |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影片展映
来源:“国家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2-06-20 10:14:00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为了让您深入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我们通过四个单元15个主题,详细展示115个传承人记录工作的优秀项目。其中,第一单元的名字叫做“故事故人”,包括勿忘祖先、腔载春秋、傀儡有戏、弦上书卷四个主题。

“人”在非遗的价值内涵中充当着核心要素的角色。有了人的故事,就有了非遗的鲜活生命力。在传承人的接续记忆中,是祖祖辈辈筚路蓝缕才绘制了顺天应时的文明图景;是唱念做打争奇斗艳才流传下铿锵缠绵的北调南腔;是十指律动光影交错才翻转了人间世事的喜怒哀惧;是弦歌竞发三生三世才昭示了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这壮阔河山中,传唱着生生不息的故事,数不尽多姿多彩的故人。这些故事和故人,为我们展现了非遗的厚重之美。

我们的先辈在这片亘古大地上繁衍生息,他们敬天法祖畏服自然、渔猎农耕规律作息、载歌载舞怡然自乐,在代代相承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习俗,表达了勿忘祖先的美好愿景。在古渔雁民间故事、土家族梯玛歌、亚鲁王、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瑶族长鼓舞(黄泥鼓舞)、彝族撮泰吉、傩戏(德江傩堂戏)、水书习俗、安顺地戏等九个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成果中,我们总能看到生机盎然的美丽画面……

刘则亭:古渔雁民间故事—辽宁省

刘则亭,1944年出生,男,汉族,辽宁盘锦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渔雁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古渔雁民间故事是对“古渔雁”群落生产生活、习俗传统、文化信仰等的全方位反映,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彭继龙:土家族梯玛歌—湖南省

彭继龙,1949年出生,男,土家族,湖南龙山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土家族梯玛歌代表性传承人。“梯玛歌”是土家族长篇史诗,以“梯玛日”仪式为实践载体,世代口耳相传,集诗、歌、乐、舞为一体,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祭祀、民族迁徙、狩猎农耕及饮食起居等历史和社会生活内容。唱述以土家语为主,属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陈兴华:亚鲁王—贵州省

陈兴华,1945年出生,男,苗族,贵州紫云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亚鲁王代表性传承人。“亚鲁王”是苗族的一部英雄史诗,采用西部苗语讲述,有时用叙事形式朗读吟唱,有时用道白形式问答,涉及古代人物一万余人,四百余个古苗语地名,二十余个古战场。它与麻山苗族人的葬礼联系在一起,是当地民众对亚鲁王国历史的神圣唱诵,展现了麻山苗族对祖先、神灵、自然的敬仰和崇拜。

王景才:苗族芦笙舞(滚山珠)—贵州省

王景才,1968年出生,男,苗族,贵州纳雍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代表性传承人。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以芦笙为伴奏乐器和自吹自舞得名,是南方少数民族最喜爱、分布最广泛的民间舞蹈之一。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苗语叫“子落夺”,流传在贵州省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一带。滚山珠是融芦笙吹奏、舞蹈及杂技技巧为一体的表演形式,其中“滚山珠”“双飞燕”“倒栽桩”“叠罗汉”是富有创新性的高难度动作,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盘振松:瑶族长鼓舞(黄泥鼓舞)—广西壮族自治区

盘振松,1944年出生,男,瑶族,广西金秀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长鼓舞(黄泥鼓舞)代表性传承人。黄泥鼓舞主要分布在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六巷乡、罗香乡的“坳瑶”地区,是一种很有地域特色的瑶族长鼓舞。跳黄泥鼓舞是坳瑶祭祀盘王的重要内容,多在秋收后进行,因跳舞时用黄泥浆涂在鼓皮上调音而得名。舞蹈时唱盘王歌,由歌师带领身着节日盛装的少女,在吹奏木叶的妇女陪伴下,边唱边绕缓步而行。

文道华:彝族撮泰吉—贵州省

文道华,1944年出生,男,彝族,贵州威宁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撮泰吉代表性传承人。撮泰吉是仅存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嘎寨的古老戏剧形态。撮泰吉为彝文译音,意思为“变人戏”,表演主要分为祭祀、耕作、喜庆、扫寨四部分,其中耕作是全戏核心,主要反映彝族迁徙、农耕、繁衍的历史。正月十五的扫寨即“扫火星”活动将撮泰吉演出推向高潮。

张月福:傩戏(德江傩堂戏)—贵州省

张月福,1950年出生,男,土家族,贵州德江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傩戏(德江傩堂戏)代表性传承人。德江傩堂戏是一种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戏剧。它源于古时的傩仪,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的礼仪祀典。德江自古为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使德江傩堂戏完整保存了其原始形态,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潘老平:水书习俗—贵州省

潘老平,1936年出生,男,水族,贵州荔波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水书习俗代表性传承人。水书是水族古老文字、水族书籍的通称,记载了水族的天文历法、宗教、伦理、哲学等文化信息,涉及水族人生产生活、婚丧嫁娶等方面,被誉为水族的百科全书。水书习俗,包含水书文字与民俗应用两个部分。在水书习俗中,用水书文字记录纸上内容只占30%左右。只有水书师将水书手抄本和先辈口传心授印在脑海里的大量要义、仪式、祝词等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水书的功用。

詹学彦:安顺地戏—贵州省

詹学彦,1950年出生,男,汉族,贵州西秀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安顺地戏代表性传承人。地戏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史料上称卫所军士为“屯堡人”,地戏随着屯堡人出现。安顺地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一般一个村寨只跳一堂戏,演员都是地道的农民。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


国家图书馆官网地址:http://www.nlc.cn/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