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6期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创建时间:2018-04-10 09:35:00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6期:2018年3月26日—4月8日

本期信息一览: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管理团队任命

▲ 湖北首届非遗保护传承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揭晓

▲ 四川开展川剧名家名剧数字化保护

▲ 辽宁举办“手作匠心——对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雕刻类)”活动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管理团队任命

3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宣布对本组织高层管理团队4名新成员的任命。新任管理团队成员包括:曲星先生,来自中国,现年61岁,担任副总干事;Stefania Giannini女士,来自意大利,现年57岁,担任教育助理总干事;Ernesto Renato Ottone Ramirez先生,来自智利,现年45岁,担任文化助理总干事;Moez Chakchouk先生,来自突尼斯,现年42岁,担任信息和传播助理总干事。新任管理团队成员将在未来几周内开始履职。曲星生于1956年,曾任外交学院副院长、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此任命前,任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微信公众号、新华网)

相关链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管理团队任命


二、湖北首届非遗保护传承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揭晓

日前,由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湖北省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优秀科研成果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共评选一等奖8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31名和优秀奖36名。此次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于2016年9月启动,共收到湖北省内共32所高校等单位推荐的申报材料178份,其中专著类(含教材)42部、论文类(含调查报告)112篇、其他类(专利、软件、视频作品等)24份。这些成果反映了湖北省近年来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绩,是广大非遗理论工作者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作出积极探索所取得的成果。(来源:中国文化报)

  相关链接:湖北首届非遗保护传承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揭晓


三、四川开展川剧名家名剧数字化保护

川剧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使老一辈艺术家珍贵、不可再生的经典川剧剧目留存于世,推动四川地方戏曲薪火相传,2017年,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申报了“已故川剧名家影像资料数字化保护项目”,该项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项目。2017年8月以来,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珍贵的川剧视频、音像资料进行了数字化保护和整理。近日,“已故川剧名家影像资料数字化保护项目”专家研讨会在成都举行,相关专家学者就川剧名家名剧数字化保护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来源:四川省文化厅官方网站、四川日报)

  相关链接:四川省开展川剧名家名剧数字化保护


四、辽宁举办“手作匠心——对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雕刻类)”活动

3月27日至30日,“手作匠心——对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雕刻类)”活动在辽宁省朝阳凌源市、阜新市、鞍山市岫岩县举办。2018年年初,为提升全省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水平,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根据省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实际情况,甄选出刺绣类与雕刻类项目展开实地调研,本次是继刺绣类调研后举办的第二场活动。调研活动历时4天,主要围绕凌源皮影戏、岫岩皮影戏、阜新玛瑙雕、岫岩玉雕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开,邀请了北京、辽宁等地学者、传承人、相关行业专家等,通过考察加研讨的形式,共同探讨传统工艺的现代发展。(来源:“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

编辑: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