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专题培训班在云南昆明举办
作者:邓雪晨 创建时间:2015-10-21 19:49:32

  继2015年9月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专题培训班(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后,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专题培训班(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类)”,于2015年10月20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再次开班。来自全国2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试点地区及云南省内各地市的近23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人才队伍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目的旨在通过专业人员讲解和技术指导并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的方式,逐层逐级、渐进式地开展全国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人才培养,使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数字化保护工作的目的、意义及其紧迫性,在更好理解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技术标准的同时,学习优秀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互动,从各个层面切实提高数字资源采集质量及保护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本此培训特别邀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主任许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梁力生、徐艺乙,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音乐学》副主编李宏锋,共4名专家担任授课讲师,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采集”这一主题,详细解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门类资源数字化采集要求。辽宁省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将结合前期已开展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为各地学员介绍本省的宝贵经验和具体做法,为地区间提供一次有益而难得的交流机会。除课堂理论学习外,培训班还将组织参训学员实地采集具有代表性的云南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前期学习成果及时运用于采集实践,促进学员更好理解资源数字化采集的要点、重点和误区,为各地开展及完善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积累经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编辑: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