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谷雨
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将在国图展出
创建时间:2011-06-08 09:38:00

册府琳琅,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在国图展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颁布和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文化部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册府琳琅,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于2011年6月8日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津街7号)开展。

    展览主要展示了近二百种记载着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珍贵历史文献,从文献角度揭示了非遗保护成果,以文献、实物和“活态”展演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十种技艺,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以来尚属首次。此次展览,对于挖掘文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传承和研究,增强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览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古代典籍与非遗技艺馆。该馆主要展示了古代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例如有关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戏剧的文献展示以及曲艺、传统手工技艺的表演;第二部分为文津雕版博物馆。该馆主要以分类与编年的方式梳理中国古代书籍雕版的脉络;第三部分为图说中华百工技艺长廊。主要选取了《天工开物》、《耕织图》、《古今图书集成》和《武英殿聚珍版式》等珍贵图版,通过展板图说方式展示中国古代非遗技艺。

    此次展出的古籍珍品,共涉及三十三大类非遗技艺。其中有仅存的敦煌舞谱、最早的印刷品《金刚经》、世界上第一部农业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还有本草学集大成的《本草纲目》、建筑学史上的名作《营造法式》、宋拓《绛帖》等珍贵碑帖传拓作品、《寿养丛书》养生书籍,以及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木板水印的作品和不同时期纸张形态的文献、早期文房用具记载、戏曲民俗文献等等。

    展览期间还将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进行技艺演示;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明传承主题讲座、沙龙和展演等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19日,向公众免费开放。(来源:光明网)
 

(编辑: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