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1日公布,已委聘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展开全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编制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
研究项目涵盖香港人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口头传说,如围头话、渔民话;表演艺术如祭白虎仪式、咸水歌;以及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如螳螂拳、打小人、盆菜。
至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的项目,则包括跌打、传统中药制作;以及传统手工艺,如蒸笼制作、凉果腌、腊味制作工艺。
普查队从文献记录、档案及录像资料,初步整理出符合该五类别的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进一步研究及调查,也会由研究人员进行访问、观察及拍摄纪录。
普查分两阶段进行,首期已由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展开,调查地区包括元朗、屯门、荃湾、葵青、离岛、中西区、湾仔、东区及南区,预计明年初完成。第二期今年年中展开,调查地区包括北区、大埔、沙田、西贡、黄大仙、观塘、九龙城、深水埗及油尖旺。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