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调腔剧团50载 传承非遗有成效
新编调腔目连戏《红神》剧照
日前,记者在浙江新昌见证了调腔剧团成立五十周年的喜庆和红火。几代调腔艺人济济一堂、畅叙欢聚,并献演了一台新编调腔目连戏《红神》,展示了该团当下的整体实力。热闹的场面、神奇的故事、浪漫的演绎、风格独特的调腔,赢得了各地嘉宾和全场观众的满堂喝彩。
新昌调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声腔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06年6月被文化部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调腔的演唱风格独特,最具代表性的是“干唱”、“帮腔”和“叠版”,她那“不托丝竹,以板助节;锣鼓帮扶,后场(乐队)帮接”的老南戏“干唱”形式,为其它剧种所少见。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了对调腔的保护力度,设立了调腔保护与发展基金,开设了调腔中专班,新昌调腔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新昌调腔剧团成立50周年的庆典现场,调腔中专班的学员们展示了才艺,满台的青春靓丽,展示了新苗茁壮、后继有人,着实令人欣喜。
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赵和平说,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新昌调腔,剧目丰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07年被省文化厅列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调腔剧团自1959年建团以来,坚持活跃在新昌及周边地区的文化艺术舞台上,为广大人民群众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丰富的精神食粮,为繁荣丰富浙江省的戏曲艺术资源、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
新昌调腔剧团团长陈颂军告诉记者,这些年来,由于各界的重视和支持,调腔剧团创排复排了《海选之后》、《闹九江》、《挑水伯》等一批剧目,分赴各地演出,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好评,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获得了文化遗产日奖、浙江省戏剧节剧目大奖、群星奖等一系列的荣誉。现在剧团成立50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大胆创新,勇于改革,使新昌调腔事业蓬勃发展,让古老的声腔艺术焕发出更旺盛的艺术魅力,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来源:浙江文化信息网/作者:苏唯谦)
(编辑: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