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佳能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在京开幕
作者:2738 创建时间:2009-11-06 12:52:50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佳能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在京开幕


“感动羌魂 云影共生----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佳能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

  (本网讯)2009年11月5日,由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主办,国家大剧院协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参与指导的“感动羌魂 云影共生――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佳能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旨在用影像展现悠久的羌族文化,并由此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先生、佳能(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小泽秀树先生、以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家出席了展会的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致辞,希望更多的企业像佳能一样,运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及技术,参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佳能(中国)总裁小泽秀树致辞,表示佳能(中国)将秉承“共生”理念,积极推行“影像公益”。


  羌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羌族人民能歌善舞,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多项文化艺术形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12” 大地震使羌民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碉楼、古墓葬群、土陶等难以计数的羌族文化遗产遭到毁损,很多艺术形式的唯一传人在地震中不幸遇难。 这使得徘徊于消殒边缘的羌族文化雪上加霜,严重影响了羌文化的繁衍传承。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为了抢救濒危的羌族非物质文化,佳能(中国)在今年年初启动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经过近4个月的前期调研,项目组成员于“5•12”一周年前夕深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腹地,历经60多天,行走9000多公里,足迹遍布四川14个县市、65个羌寨,走访了130多位羌族文化持有者和6位文化传承人,共采集到上万幅珍贵照片和500多GB的动态影像,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了《羌族非遗3D动作数据库》、《羌族非遗动态影像数据库》、《羌族非遗静态影像数据库》三大数据库。展会开幕式上,佳能(中国)将采集形成的3个影像数据库捐赠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机构,用于保护研究和传承。


佳能(中国)将采集形成的3个影像数据库捐赠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展览首次集中展出了从民间收集的自清代至今,具有羌族特色的日常生活用品以及羌绣、羌族服饰等近百件实物,并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独特的羌族表演、传承人现场互动等诸多形式,向公众完整诠释濒危的羌族文化,使观众亲身感受到羌文化的魅力,从而关注并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


羌族老人介绍羌人生活习俗


羌绣展示

(编辑:辰序)